——读吕眉洁散文集《人淡如菊》
作者:林汉筠
初夏时分,收到粤北乐昌作家吕眉洁的新作《人淡如菊》(广东旅游出版社,2024.3)。去年七月,曾读过她在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心素如简》,想不到今年又是一本关于人性思考的散文作品问世。在为她高兴的同时,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看看这个湘妹子在粤地的心“野”到哪里?她的灵魂深处到底有多雅致?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这是唐代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里的一句话,讲的是人的心灵就像竹简一般平和淳朴,处事如同菊花一般淡泊名利。“心素如简、人淡如菊”,这是父亲送给她的一句话,也是她自己的座右铭,籍希望在滚滚红尘中,做一个内心像竹简一样质朴,人像菊花一样淡泊的人。
《人淡如菊》全书共分五辑,每一辑围绕“人淡如菊”的主题,侧重突出一个方面,从而构筑了完善的情感体系。
人淡如菊,就要知感恩。菊是世间的美好,指引着生活的方向。作家一直记着父亲的教诲,将这本书献给父亲,“一个同我没有血缘却非常疼爱我的人”(《在心中俢篱种菊》)。作为外语教授的父亲的言传身教和对她的疼爱有加,时时铭记在怀。她感谢家婆老妈,在《老妈,等我》中,她记得36年来的点点滴滴,比如36年来做很多“我”喜欢吃的饭菜;36年来暑假回家,总会煮好鸡蛋偷偷给“我”吃;每一次回家,“都会早早站在房子后面的晒谷坪上等着我,然后远远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像领一个流浪的孩子回家”;“我生孩子时,您已经60多岁了,您为了照顾月子里的我,从老家来到一个说话听不懂的地方。”每一个细节都感人至深,所以当老妈病危时,作家从内心发出充满感恩的呼喊:“老妈,请您等我,我这就去收拾行李,去看您!”
“我喜欢世间一切美好的样子”(《光阴含笑》)。这是就2022年冬天疫情中写的一篇散文。她看到了,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病毒,“总有‘白衣战士’的微笑,如阳光一样照进我的生活!”“只为一份冬的纯洁,一份生命的力量,一份迎接生命春天的美好。为生命守护一场冬雪,用一双双手紧紧拽住在疫情悬崖边的一个个生命,他们不是超人却在拯救世界。”“这疫情后时代的冬啊,那抹自愿的红,橄榄的绿,天使的洁白,呈现出的美丽风景,处处都是温情;雾霾下的冬啊,只要我们所有人,在这含笑的光阴里,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惬意,享受着战斗在一线的无数守护人带来的岁月静好。我们就能一起挺过今冬,一起去迎接春暖花开,一起去感知光阴含笑,人间的美好!”是的,凡是经历过那场与疫情生死搏斗的人,都不会忘记“白衣战士”的无私奉献,才能记住世界的一切美好。
菊花牢牢扎根泥土,昂首挺胸,不停放叶,经风沥霜,不屈不挠,绽放美丽淡雅的花朵,奉献给人间。作为性情中人的作家,对万事万物有着热爱之情,笑谈如菊。《淡在山水韵》这一辑里,突出“山水”。她在题记中写道:“捻一缕花香/掬一捧清凉/亲近自然山水/坐在季节的转角处/听河水潺潺流淌/一种涤荡心扉的曼妙/悠然而生”。《在春天里探野》里,于山水中探知红军爱民情,以及艰苦卓绝的故事,“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从红色精神传承到绿色发展,再到产业振兴,‘丹霞红绿白茶’绘就出红山镇新的画卷。”真挚的情感在叙事中不断深化和提升,发出“探野在这暖暖的时光里,更多的风景,在今天的途中,也在明天的路上……”的渴望。《背一篮春光回家》,是作家走出家门、感受春光沐浴的感慨。“三月的时光,绿柳还未曾展芽,春梅却已经绽放,翠竹还未曾摇曳,浅草却已在复苏。”“岁月终是再一次站在春天的枝头,遥看一树花开,近听莺歌燕呢,在花儿的陆续绽放里,相逢在春天的蓬勃里。”所看到的一草一木,所感受的风雨,在春天的日子里呈现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只此青绿》记叙了清风四月里在沙坪所见所闻,“从前的沙坪,那是一个全省出了名的石灰岩地区,素有“七分石头三分土,一个斗笠盖一块土”之称,提到青绿,那是所有人的梦!”经过沙坪人20多年的艰苦奋斗,山青了,水绿了,“诠释着青绿飞也似的铺满沙坪大地”;“只此青绿,属于奋斗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充分表达了作家对沙坪人的敬佩和称赞,深深地被沙坪人的事迹所感染。
人淡如菊,不忘情谊暖。作家广阔的胸怀,决定了看重情谊的优良品质。一个人处于社会,与社会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成为心中讴歌的对象。她以敏睿、精准的笔触,将思考与抒情完美地结合,缔造着思想的穿透力。就此,第四辑《淡在情谊之暖》,表达了感谢情谊的情怀。她在《我的闺蜜叫唐唐》中,回顾了与唐唐20多年来的情谊,是唐唐一句话给她信心,无怨无悔地改行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欣赏唐唐对学生的爱心,不厌其烦地施教行为;她感谢唐唐广州新教材培训时的引领,不忘参评高级职称时悉心的指导,难忘“每一次低谷,总会在我身边,把我从低谷中拉起来,让我重拾信心,向前奔跑的点点滴滴……”作家通过唐唐的这些点滴小事,烘托出一个亦师亦友、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拥有高尚品质的“闺蜜”,是一辈子的知心“闺蜜”。《小马哥》中的“小马哥”,是一个很简单的人,简单到别无所求,让人觉得很不成熟。但“小马哥”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帮忙炒股、主动询问担任高三班主任有无要帮忙的事、买房缺钱帮忙拿主意等等,让作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无法控制事情的发生,却可以修养自己的心态,遇事不着急,持心自守,事缓则圆,心静则安。若要活得随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辉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若要活得长久些,只能活得简单些;若要活得幸福些,只能活得糊涂些。”由此看来,“小马哥”是一个深韵吕眉洁生活哲理的人。
尤为让人感动的是,作家在《四月未央》叙述了时雨时晴的四月里,对师傅古月老师的往事回忆。得知老师生病了,已回老家拒绝治疗,不吃不喝,一心想放弃生命,连忙写信请求老师积极治疗,并约定暑假去看老师。当再次得知老师消息时,却是他已经安静地离开,到另一个世界里写作去了,一时悲伤袭来,“泪就像窗外四月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禁不住往外流……”。大学毕业后,到报社跟着首席记者古月跑新闻,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怎么抓新闻写新闻,写出了大家认可的一篇篇新闻稿,其中有一篇在全国获得二等奖,去人民大会堂领了奖,抱回了奖杯和奖牌。“我打电话向您汇报,您在电话那头说:‘小梅洁,师傅真替你高兴啊!但是,不能骄傲,要学会沉淀,沉淀经验,沉淀心情,沉淀自己。’”一席叮嘱语重心长,让作家终生受益,终生难忘。
散文贵在小处着手,以情感人,涵养人的雅致性格和高尚品质,应是散文写作的意义。《人淡如菊》的每一篇散文,皆是从身边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写起,有着自己清晰的认知和独特的见解,娓娓道来,以动人的情节提升文章的高度,呈现人生哲理,予人极大教益,这是最难得的,然而吕眉洁做到了。
一个有思想的人,总是在不断总结自己,以笔墨倾吐所思所想,从灵魂深处与自己沟通,将自己的秘密与社会分享,呈现精彩雅致的人生。《人淡如菊》,让我们在吕眉洁的字里行间里,聆听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花开之声。
【原载 2024年07月23日“乐昌作家”】
生命如花
——读王雪梅散文集《一路繁花》
作者:彭长江
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鲜花,不管它们在哪里,高山还是峡谷,荒野还是花园,知名还是无名,它们都以最美最灿烂的姿态存在,展现出不一样的品质和生命的绚丽多姿。繁花似锦,不管你看得到还是看不到,它们都一样独自静静绽放,独立而不改,无论春夏秋冬,都有它们的美妙身影,与天地共生,与自然共行。
生命如花。在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亲人朋友,不管他们在哪里,身边还是远方,农村还是城市,亲近还是陌生,他们都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存在,展现出不一样的特质和生命的丰富多姿。生命如花,不管你留意还是没留意,他们都一样各自争奇斗艳,生生不息,无论岁月沧桑,都有他们的如歌年华,与天地同行,与自然同体。
细读《一路繁花》,品五味人生。作者雪梅写亲情,写亲人,写父母兄妹子女,写叮咛关爱家长里短;写老师,写同事,写朋友邻居陌生人,写款款友爱谆谆互助;写爱好,写小镇,写行旅风景事物,写山河璀璨点滴生活,一路繁花,满满真情,写花就是写人,写人就是写事,写事就是写花。在作者雪梅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一字一深情,一句一深意,一段一华章,一文一人生,一生一岁月。
是的,那一路繁花似锦,正是无数的生命如花。对繁花的赞美,便是对生命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感悟。人生如花,有灿烂也有凋零。人生要灿烂得像繁花一样盛开,要用最美的方式去生活,去爱,去创造,去绚丽多彩。我们也会像繁花一样凋零,要用最珍贵的生命去经历,去努力,去成长,去失去,去舍得, 去磨炼,从而丰富人生。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繁花是花吗?是的,你在看那花时,那花便一时明白起来,明白了花的绽放花的美丽,即便日出日落,花会老去花要凋谢,而你仍能看到那花的美丽,记得花的芬芳。而生命是生命吗?是的,你在看到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时候,想到他们的音容笑貌和如歌岁月时,便一时开心起来,一时幸福起来,一时有力起来;甚至一时心酸起来,一时无奈起来,一时与天地万物感应起来。这便是生命啊,生命如花,如花的生命。
刘禹锡《送廖参谋东游二首》说: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望嵩楼上忽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繁花落尽君辞去,绿草垂杨引征路。东道诸侯皆故人,流连必是多情处。作者雪梅,也正是这样一位诗人,一位作家,用她作为女人的柔情,女儿的乖巧,母亲的慈爱,同事的真诚,朋友的真挚,陌生人的善良,去感受着,生活着,浪漫着,去品味着,回忆着,纪录着。
繁花盛开,你我自来。繁花落尽,你我同在。繁花似锦,生命如花,皆是静水深流,亘古玄妙,与天为阔,与地为盈,徘徊于不穷时空,缔造着循环往复。一次春暖花开,顾盼生姿;一颗兰质妙心,温暖你我。归去即是来兮,唯有爱与永恒,伴随你我,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
2024年3月27日于广东 佛山
【愿载2024年04月25日乐昌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