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陪伴父亲
看大戏
(新韵)
文/于爱民
舞台搭建彩标悬,
锣鼓铿锵奏乐弦。
南海庙中观众坐,
我陪父亲戏瞧看。
演姿优美爸欣悦,
圆润腔调人喜欢。
高寿耄耋身体健,
庆度晚景乐心间。
注:高寿指父亲今年94岁
写于 2024.7.6.下午

西江月 瓜果飘香
(词林正韵)
作者/于爱民
秋水潺流荡漾,
荷花映日池塘。
瓜甜果脆溢飘香,
五谷丰登歌唱。
激荡豪情诗诵,
景盛眷恋家乡。
满园秋色醉心房,
硕果累累乐享。

咏 蝉
文/于爱民
伏在碧绿的枝上,似玉佩随风摆动。舞动着透明的薄翼,如天使般的精灵。
盛夏,当红日东升,彩霞满天,你就会放喉高歌。“知了,知了!知道了!”声音是多么的高昂,洪亮。无有忧愁烦恼,在歌唱中,迎来了晨曦,送去了黎明,迎来了黄昏,送去了晚霞。
啊!你不怕炎热,不惧乌云狂风,不惧电闪雷鸣。暴风骤雨过后,依然高歌声声。
你更不惜那短暂的生命,默默地承受着漫长的地下岁月,(3——15年),一但爬出洞穴,便勇往直前,盘踞高树低丛,静静的等待着,一生中转折的时刻,新的起点新的生命——由“蛹”到“蝉”。脱去外壳,露出新容,赋予了新的生命,由丑陋的爬蛹变成俊俏的金蝉。小巧玲珑的身体,透明美丽的翅膀,更具有诗情画意哲理般“蝉”的美名。
“蝉”即“禅”,禅是佛教的梵语,象征着复活和永生。你餐风饮液(实饮枝液),过着短暂而又清贫的生活。你的清贫之品德,被历代官宦文人贊叹歌咏。喻指其高洁的人品,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垂饮委清露,流向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本以高难饱,徒劳恨无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就是对蝉的赞颂,及依蝉喻指为官之清廉。
你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过着餐风饮露清贫生活,更不惧短暂的生命。从郁郁葱葱,骄阳似火的夏日到绿叶凋零的深秋,不惧酷暑寒露。总是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又悠扬的乐调,奏出一曲曲美妙的蝉歌。预报着天气,欢送着晚霞,报晓着黎明。
盛夏炎热,给人带来乐趣。抑扬顿挫的歌声,使人陶醉在大自然美妙之中。更能使人追忆起童年,与你玩耍时的情景。
你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歌手,昆虫音乐家,小巧玲珑天使般的精灵。
啊!看在那高大的树上,碧绿的枝条上随风摆动的小巧玲珑的身躯。是多么漂亮。
听!“知了!知了!”蝉歌,一曲又一曲天籁之音,此起彼伏,响彻在碧树间,回荡在上空,多么美妙动听!

作者简介
于爱民,(曾用笔名 “滏阳河畔”。河北邯郸市永年区。大专学历,教育教学管理者,已退休,爱好文学。
现为 “永年区作协会员” “曲周县诗协会员” “永年太行诗社会员” “邯郸市作协会员” “文学艺术网联盟认证会员” “文学时代微刊特约作者” “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作品诗词,散文发表于《当代作家》 《永年教育》 《作家报》 《邯郸晚报》 等刊报,及《国际诗词方舟》 《名篇。文学艺术网》 《永年作协》 《平凡世界》 《邺城文学》 《金榜头条》《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文脉长城专栏》等网络平台。
2021年曾获“全国诗词大赛三等奖”。
2024年“世界文鼎杯文学大奖赛中,荣获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