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性小说《多情的土地》
作者:谢云峰(江西)
第一章 苦难中挣扎
第二节 耕耘土地
上一节说到,先辈们划地划山为家本,靠务农种田,续延香火。
这个地方离县城不到十公里,是地道的小山村。山峦连绵,森林茂密,犹如原始森林。不但大树成遍,小树林立,而且有常年青绿的毛竹在随风招展。他们利用竹木,生产许多农家工具和生活用具。比如碾剥稻谷外壳的砻谷机,甩脱稻谷离开禾苗的打禾机,犁田耙田的工具,桌椅板凳木板床,洗锅把,筷子木杓,以及谷萝畚箕等等,真是应有尽有,全靠自己动手,来满足农耕生活的需求。
在山隙之间,是一排排梯田。就如楼梯一般,一口一口的往上座,面积不太,形状美观,完全靠人工用锄耙慢慢地耕耘。一般说来,那个时侯是男人起早摸黑地生产粮食和砍柴做匠,来获取生活所需的吃穿住行。而女人则是家庭妇女,专门理内,负责带小孩,洗衣做饭,饲养家禽和服侍老人,同时还负责房屋周围菜园的栽种和管理。
那个时候既没有电视、广播,也没有收音机,连歌曲词谱都没有。劳动完了,回到家里,先是洗澡或洗手脚洗脸,然后围在吃饭桌边吃饭。吃完饭后,妇女把碗筷收拾清洗好,把剩菜端进碗厨,全部收拾完以后,帮每人倒上一杯热茶,就都坐在一起听长辈讲故事,冬春天或雨天就坐在饭厅里,围在火盆四周,认真的听。夏秋天或晴天,就把凉竹床或椅子搬到禾场里,手里边摇着蒲扇,耳朵静静地听。听的非常入迷,讲的也非常认真,不知不觉就到半夜。
于是,最长的老人说:“大家就先回去睡觉吧!明天还要出工。"
“好的。"后辈的回答完,然后才各自到自己的房间里睡觉。有时讲些鬼怪的故事,小孩们每次都胆战心惊,非常害怕,忙着上床把被子一蒙就入睡了。
一睡就睡到天亮,一是土房晚上舒服,冬暖夏凉,非常适宜睡觉休息;二是听多了妖魔鬼怪的故事,晚上不敢起来撒尿,只有禁住、忍着,等天亮了再起来拉屎拉尿。
第二天天一亮就起床了,洗漱以后就出去劳动,管理农田、菜地和水果树的培育,然后再回家吃早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天天如此。一代又一代……有诗为证:
自力更生求足食,男耕女织保全家。
梯田栽种粮油豆,陡岭砍材床桌耙。
早出晚归勤作苦,夜眠晨起硬维嘉。
闲时鬼怪聊传说,吓得孩儿梦里花。
(未完待续)
七律 秋日夜景
晓言(江西)
夕阳西下黄昏近,秋月爬山空半中。
碧水池塘波浪逐,青蛙绿叶叫声洪。
亲临夜幕观莲藕,隔看轻光找籽蓬。
忽感微风身爽快,乘舟好似越仙宫。
微诗一首
医院的变化
晓言(江西)
解放前
医院专为富人开放
不管穷人死活
解放后
医院为人民开放
只管把人救活
八十年代后
没钱无法进医院
更不管死活
作者简介 :
谢云峰,笔名:晓言,网名:叱咤風雲,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大学文凭,中级职称,89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全国中青年改革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全国、省市知名报刊及媒体平台发表千余篇论文、文章及诗歌,并有获奖。在《中华山水诗刊》任总编,在当代诗人作家档案认证平台认证为金牌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