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46)
王玉华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王光铭夫妇见赵一川是个值得深交的实诚人,就掏心掏肺地把各自的家庭情况和人生经历说给他听;叙述了八路军“马棚会师”后马棚人不断开展抗日宣传教育的过程;还按要求把马棚村的人员构成情况进行了分类介绍。
下午,赵一川又让他们把邵大娘的家庭情况说给自己听。王光铭说:
怎么说呢?应该说邵大娘在马棚这一带是个名人了,她的第一次出名是参加了1914年的“淄西抗税,”第二次出名是出在婆媳关系的对抗上,第三次出名出在“邵大娘”这个名号上。这在马棚都是家喻户晓的事。
总起来说,邵大娘是个心强命苦的女人。
邵大娘的名字叫李云英,她生活的很不容易。原先在滴水泉娘家为闺女时,娘家家庭贫困,父亲过份重男轻女,在家里也不太受待见。或许是心理压抑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倒逼出了她性格中潜在的叛逆意识和女人一辈子要独立自强的想法。
所以,李云英和其他女人不同,她从小敢于貌视“三从四德,”不缠足,不挽籫,和男孩子一样上山挑担,下地种田。她胆子也大,1914年,淄西五十多个村的村民为了“抗捐抗税”围堵淄川城,几千人的队伍中,只有她一个女人女扮男装去参加游行示威。
经济独立方面,丈夫邵永年去世后,她一个人独撑家庭。面临沉重生活压力,又无人帮扶的局面,大到养儿育女,修房砌墙,小到春播秋收,缝补浆洗,都得自己去操持、去挣钱、去求人。

李云英的老宅
也许是女人们的“要强”很多时候是迫不得已吧。李云英结婚还不到三天,后婆婆就开始找茬拾掇她。天不亮就在窗户外喊叫着,让儿媳妇给她扫地、端尿盆、做早饭。
做完了饭,李云英正准备上桌一块吃饭,谁知婆婆毫无道理地让她去天井里跪着。公公问为啥?婆婆说:“儿媳妇吃饭不上桌,这是千年的规矩!这叫下马威!娶媳妇不是让她来享福的。”
那天正下着小雨,丈夫邵永年从小被后娘打怕了,也不敢让媳妇回屋。雨水落在云英红色的嫁衣上,湿漉漉的像是一大片血!公公实在不忍心,看不下去了,就说让儿媳妇回屋暖和暖和。但婆婆还是不依不饶,说:“让她跪着就算便宜了,我还要打呢!”说着拿起鸡毛掸子,照着儿媳妇就劈头盖脸地打了起来。
邵永年终于忍不住了,冲过去夺下鸡毛掸子拉着媳妇回到了西屋。后娘在北屋里恶狠狠地骂道:“娶了媳妇长能耐了!反了你了?”
都说新婚大喜,这刚过门没几天就遭如此毒打,往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李云英心里想:当年抗捐抗税都不怕,想不到结了婚就像进火坑里!这往后的日子还长呢,啥时候是个头?性格刚强的李云英怎么受得了这般羞辱?
半夜,李云英咋想咋觉得人活着没有意思,就去找了根绳子挂在梁上,决心一死了之!可能是苍天护佑吧,李云英命不该绝,绳子居然断了。 邵永年听到李云英摔下来的声音,赶紧起来把她抱到床上就大声喊了起来。
公公和小叔子邵永武听到邵永年的呼救声,赶紧过来看个究竟。一看李云英寻死上吊,大家都慌了神,个个手足无措。邵永年搂着媳妇一边哭,一边掀起衣服露出身上的伤疤对她说:“媳妇啊,俺7岁没了娘,后娘整天打骂,俺都忍着、熬着,就盼着娶了媳妇好好过日子。现在娶了你,咱得活出个样子来让大伙看看。你可不能死啊!你就是俺的盼头啊!”
听到丈夫的哭诉,李云英悠悠地吐了一口气,想到丈夫遭了这么多的苦难都挺过来了,就决心和丈夫好好过日子。
这次闹腾之后,婆婆也有些收敛,虽然不再乱发淫威了,但还是变着法儿欺负儿媳妇。
你看,李云英在婆家的地位有多么的低,甚至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
李云英那个后婆婆的娘家是二十多里外的馆里人,年纪比邵大娘的公公小很多,性格强悍母夜叉。续弦的老公公怕小老婆,除了几个不存好心的女人和她有来往外,庄里乡亲也都躲着她走。
你想啊,邵大娘一进邵家门,后婆婆就给她来个下马威,就是明摆着,目的就是为了亲生儿子,在分家时不分或少分财产给邵永年两口子。邵永年早就被拿捏住了,再把李云英治住,邵家就是她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好些年就一直在折腾李云英。
邵永年为了不让媳妇受委屈,就主动提出分家过。婆婆认为只要邵永年分家单过了,以后家里的财产就都是她亲儿子邵永武的了,就痛快地答应分家。
好在家里有房有地没有欠债,分家后,邵永年脏活累活抢着干,知疼知热地和媳妇过日子。除了种好庄稼地外,李云英心灵手巧,整天忙着纳鞋底、做鞋子、缝衣裳,让丈夫拿到磁窑坞(磁村)集市上卖掉,换成钱攒起来,准备置办点家当。

大女儿邵玉兰出生后,李云英一边看孩子,一边做针线活。几年下来,攒下几个钱,为了派上大用场,就把攒的钱随了"会"。
“随会”是旧社会老百姓集资互助的一种形式。想攒钱有大用项的人可自愿入会,会员们推选一个会长负责管理。会员把钱交给会长,把钱集中起来之后,会员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可申请轮流用钱。
李云英卖针线活的钱平时舍不得花,攒起来全都随了会。盘算着轮着自己用钱时先买一头小猪,养了猪卖了钱,再给闺女打一套长命锁,剩下的给永年添置一件新衣服。
李云英入会的事情被那几个平时和她后婆婆来往密切的“长舌妇”知道了,就偷偷的告诉了她的后婆婆。
会长和李云英住的一路之隔,她刚到会长那儿交了钱拿着字据回到家,就被婆婆一伸手抢了去,说是由她保管字据。李云英忍着气说:“娘,咱都分家啦,我的事就不用您老操心了?”就想把字据再要回来。没想到婆婆干脆把字据撕了!还恶狠狠地说:“不给字据,这钱谁也别想使!”
其实,后婆婆早就知道了李云英要随“会”的事,就对这笔钱打起了主意。她事先偷偷地去找会长商量,这笔钱她俩一人一半。会长就教唆婆婆撕掉字据,让李云英有口难辩。但李云英不知道这些事啊,就跑回去找会长要钱。道貌岸然的会长冷冰冰地说:“凡事都要凭字据!你拿字据来我就给你钱。”
就这样,李云英辛辛苦苦攒起来的钱被婆婆和会长私吞了(这个会长后来因为投靠国民党,破坏抗日,被八路军除掉了)。
李云英做梦也不敢相信,自己几年做针线挣来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不仅没了钱,还连个讲理的地方也没有!她越想越气,感觉总也摆脱不了婆婆的控制,日子没法过了,一气之下就跳了井!

马棚村南头的水井
李云英跳井被人看到后,赶紧告诉了邵永年。众人七手八脚把云英捞上来,放到一头牛的背上控水,邵永年一边哭一边牵着牛慢慢地走。李云英浑身滴着水,随着牛的摇晃,肚子里的水哗哗地吐了出来,井水和泪水洒了一路。邵永年连忙把媳妇从牛背上抱下来,这才放了心。
李云英她这个婆婆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是害了自己,古人说,家不和,外人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本篇素材取自公众号“老邵说说”)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