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李子树
文/杨希
沿着G215国道行驶,一路上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一望无际的平原。被岁月侵蚀的小县城只留下荒芜而又苍茫的大山,山上有挺拔的老树、地里有佝偻的父母、农田绿一块黄一块点缀着,像格子衫那样不再单调,大概用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形容比较贴切。
大概是因为山里面排水良好,李子又容易存活,所以村子里家家户户院子周围都种了李子,各种品种都有可谓五花八门,一应俱全。但是我家水池旁的那棵李子树却总让我觉得它比别家的要好,或许是我和它有着十多年友谊的缘故,又或许是我和奶奶在树下闲聊的记忆被它偷偷记录着,以至于后来我一个人在树下乘凉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在看回忆录的错觉。
春天的时候李子树会给春妹妹送上近看如云瓣,远看犹如雪的李子花,以表示对春妹妹的欢迎,毕竟人家来一趟也不容易,不像我那远在河南的姨妈一样二十年竟然只见过四回,算下来大概五年一见,这样一想李子树大概要比姨妈仗义些,一年还能让我见一回它最宝贝的红果实。如果姨妈能常回来见见她的老母亲就好了,那奶奶宝贝箱子里的零食肯定有她的一份。每当看见奶奶娇小而又佝偻的背影时,脑子里只有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课本里的那些诗句终于被长大后的我理解了,可岁月永不回头,我也不再年少。我想李子树是最好的伙伴吧,总是默默无言地陪在奶奶身旁为她遮阳挡雨,斗转星移、四季更迭,年年岁岁树相似,年年岁岁人亦是。
春去秋来,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卧病在床了,在她生命最后的余光中她等来了最爱的小女儿,而我从奶奶的眼睛里看见了从未有过的深邃。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想奶奶一定不会放走她最爱的小女儿,更不会让她独在异乡,此为游子。
后来,我再回头看时已不见那个落寞地我亲爱的奶奶,只有李子树在风中凌乱,掉落的那片叶子是它在同最爱的奶奶挥别。后来四季更迭,李子树没有了奶奶的陪伴,日渐消瘦,叶子如同我的头发一样越来越少,直至冬天来了它也秃了,真是令人难过。所以冬天的时候李子树格外的丑,只有鸟儿来光顾它还给它顺便带了一点“礼物”——大坨鸟粪,并且还是现做的。李子树真是太可怜了,都秃了还被鸟欺负,我可不要像它一样。
这棵李子树见证了我的二十年,记录了一代人之间的回忆,陪奶奶走过了生命里最孤独的岁月,也亲眼目睹了小伙伴水池的筑建到消失。我想它大概是我生命中永不言语的栖息地,在暴风雨之后仍矗立在庭院中,没有一片完整的叶子,却在我心里开出了生命的花。
作者简介:
杨希,本人是一名在云南民族大学就读的大一女学生,热爱读书写作,闲暇之余喜欢写一些东西。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