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东汉马融
清官李垂街
刘万成
李垂街,字重(chong)创,镇安东乡磨里沟人。明万历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二十三年(1595)殿试进士及第。据北京原国子监的进士碑记载,该科共钦点进士304名,李垂街位列第86名;在第三甲244名进士中,他名列第26位,考试成绩属于上等水平。又因《镇安县志》所载进士名列第一,故万历二十六年(1598)曾于县城后街立进士坊一座,上书“黄甲开先”以示旌表。其实,重创之前镇安已不乏科举及第,只是镇安行政建制和律属关系屡经变更,明中叶以前史料考据极难,以致《县志》包括科举至今阙如。
垂街出身于书香门第,生卒年月不详,曾任直隶顺天府香河县知县、工部员外郎、九江道台等职,官至四品,而《志》载评价,真可谓惜墨如金:“质性端谨,居官清慎。”然此八字,正合重创做人为官非常谨慎的守正特点。垂街逝世后,安葬于磨里沟(今张家乡磨里村)的东长沟口,紧靠娘娘庙山根之北侧,当地人称“进士墓”,墓前曾立有高大墓碑。由于修河堤与修公路升高了地面,该碑已被荒草所湮没,碑文就无从知晓。
其父李初秾,字松岭,嘉靖时由岁贡生任葭州学正(明、清时州学设学正,掌管教育生员)。初秾去世后,明万历的敕命中说:“学富诗书,名高黉序。经传绛帐,芳开桃李之林;泽笃青葙,秀起芝兰之瑞。”青葙子是一年生苋科植物,比喻培育良才;经传绛帐,指东汉名将马援之孙、大儒、经学家马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人设绛帐教学。李公初秾,死后葬于城北骊珠山(见清乾隆《镇安县志》),墓碑被毁。
和史上许多在外做官的镇安人一样,李垂街也时刻不忘镇安这一方山水的养育之恩。万历三十六(1608)年六月,他请假归里,倡修山城,整修街道,起名“永乐街”,即今永乐镇的由来。同年重修文昌阁并作《碑记》。他说:“邑故无文昌阁,万历乙酉年,邑侯苏公创于前,陈公踵于后,……予重修是阁,诚足以辉映山川而启一邑文明之盛。”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在镇安县城后街中央仍立有一座高大宏伟的石牌坊,那便是因李垂街而立的“进士坊”。
1995年新版《镇安县志》,对李垂街的记载也只有二百字左右。然而,百度百科词条却前后拉杂,就连垂街高中进士的时间也扯到了1463年。公元1463年是明朝天顺七年,不知编此百科词条者脑袋进水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