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在旅游中见世面
暑假期间,在荆州游玩时,幸逢李美女,我家五岁半的小孩,居然还颇能够“见机行事”的、“灵活机动”的对李美女说:“祝您长命百岁。”彼时,我一方面为小孩的反应还较为灵光而感到略有一丝欣慰,同时,也为小孩“对那么多好听的话语偏不说,却非要说出那么一句无关乎赞美对方的话语”而略感些许遗憾。是的呀!人世间好听的话语可谓成百上千、成千上万,而小孩在关键时候却都忘记了,都抛掷于脑后了,都说出不出口了,偏偏说出了那么一句似乎“文不对题”的“不伦不类”之“尴尬”话语。不过,那李美女还颇为通达而大气的微笑着对我小孩说:“这句祝福语虽然不是赞美我的,不过,我也依然很喜欢这祝福语。”小孩随口而出的祝福语未必就是妥当与贴切的,不过,她愿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愿意自动自发的张开嘴巴,很是自信而阳光的大声说出自己的心声,也大抵上表明她确实是在用内心思考和用言语与外界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
在荆州博物馆,大孩看到了古代的陶罐,于是,她便由此及彼的,故意调侃着对我说:“爸爸,这眼前的陶罐就是寓言学大师黄瑞云所写的《陶罐与铁罐》寓言故事中的那个陶罐吗?”其实,我还是挺佩服大孩那颇为丰富的联想能力。她居然把我此前向她讲述的黄瑞云教授所写的著名的《陶罐与铁罐》寓言故事中的陶罐,与她在荆州博物馆目之所及的陶罐有效的对应和衔接起来了,这应该可以算作是知识的迁移。由此看来,我此前费心的向她讲解《陶罐与铁罐》寓言故事,完全没有白讲一场,孩子在关键时候居然完美的派上了用场。这或许正是所谓的:“凡为过往,皆为序章”吧!
在荆州博物馆观摩时,大孩说她参观了荆州博物馆之后的感受之一是:“屈原是一个爱国的人。”我问其为啥能够得出这一观点时,大孩居然还一下子给出了三点充分之理由:“一是楚国都已经被攻破了,而屈原还是忘不掉楚国。二是楚国都已经不再重用屈原了,而屈原却依然挂念着楚国。三是屈原的投江是为楚国而死的,屈原太爱他的楚国了,屈原的楚国灭亡了,他觉得国家都不存在了,自己活着也痛苦,于是,他为楚国而投江。毛爷爷曾经为革命烈士刘胡兰题词说刘胡兰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倒是感觉到,屈原好像也是死得很光荣。”再次佩服大孩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能力,大孩居然从屈原和刘胡兰这两位不同类型的先进人物身上找到了他们彼此在精神内核上的相似之处与共通之处。
我对大孩说:“我和你妈妈从数百里之外专门把你带到荆州来玩,你玩了几天,除了上述感受之外,你还能不能说出一些关于旅游的其他方面的收获?你每说出一个收获,我都将奖励一个雪糕。”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而在雪糕这一不值得一提的奖励之下,也依然有勇夫。大孩说:“我还有三个收获,一是弄清了哪里是城内,哪里是城外。古城之内为了保存古城原貌,所以限制发展,所以古城之内没有建设很高的楼房,那些有高楼大厦的地方就是城外,一比较就知道,古城之内的房子要低矮一些。二是参观了张居正纪念馆,我感觉到他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能够当皇帝的老师,能够教皇帝文化知识,那说明张居正不简单,是有学问之人。三是参观了关公文化,知道了关羽是最重视忠义二字。”三句话,换我三个雪糕,大孩子一点也不亏。小孩也想吃雪糕,便迫不及待的插话说:“我也有一点收获。”我说:“你说吧!你把你的收获先说出来,我如果觉得是那么一回事,我也会以雪糕进行奖励。”小孩说:“爸爸,你知不知道荆州古城墙上的大炮炮口为什么朝外打?为什么炮口不对准城墙里面打呢?”我故意逗她说:“这个问题我还还真没有考虑过。”小孩洋洋自得的说:“告诉你吧!炮口朝外打,打的是敌人,要是炮口朝里面打,岂不是打的是自己人吗?自己打自己,怎么划得来?”一句话换了我一根雪糕,看来,小孩子也不亏。
在宜昌游玩时,大孩说她参观了宜昌博物馆之后的感受之一是:“我发现屈原是一个爱民的人。”在荆州,大孩说屈原爱国的;在宜昌,大孩说屈原是爱民的。这应该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随机应变。屈原的爱国爱民之品质,我此前并没有刻意的向大孩硬性的灌输,而是大孩在观看了屈原的事迹简介和观看了荆州方特关于《屈原》的节目演出之后,所自行得出的个人之观点与结论。很欣慰的看到,女儿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提炼,将屈原的最核心之品质——“爱国爱民”给恰到好处的表述出来了。大孩先说屈原爱国,后说屈原爱民,屈原爱国爱民的这一高尚情操经由女儿的语言给较好的整合起来了。我问大孩:“你从哪里看得出屈原是爱民的?其理由何在?”孩子说:“那是因为宜昌博物馆的宣传墙上留下了屈原所写的句子——哀民生之多艰。”我继续问:“哀民生之多艰是什么意思呢?”大孩说:“就是对人民生活的艰苦感到很痛苦,而每天以泪洗面、哀伤无比。”看得出来,大孩还是用了心的,还是尽了力的,她的解释基本上是到位的。不过,大孩在解释的过程中居然还夹带私货的额外使用了一个词语:“每天以泪洗面”,在大孩的眼中,形容一个人很哀伤,或许用以泪洗面来形容,而能够显得更加具象化、更加之生动。
欣喜的看到,孩子一会儿说屈原是爱国的,一会儿又说屈原是爱民的,这可不是她空口无凭说白话,而是基于眼见的情景和个人之思索所得出的基本之结论与观点,并且大孩还找得出相应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算是动了一番脑筋,算是耗费了一番心思,算是没有扎扎实实的来宜昌走一个过场,算是初步达到了旅游之目的与效果。
孩子的荆州宜昌之行,倘能记住了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我就已经感到特别的心满意足了。而孩子还告诉我说:“爸爸,我还记住了屈原所写的的另外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便顺着她的话语继续问她说:“请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女儿说:“就是说,路途虽然很漫长而遥远,但是,屈原还是下定决心,不断的求索知识和学问。”我虽然没有查看标准答案,但是,我通过主观想象认为大孩的回答大概八九不离十。是的,我并不满足于大孩只是记住了某一名句,我还得大致的考一考孩子那名句到底是个啥意思。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孩子的荆州宜昌之行,孩子能够基于相应的事实而得出“屈原是爱国的,也是爱民的”结论,能够记住屈原所说的名句,并大体上知道名句的大概之意思,这已经算是一个沉甸甸的收获了。窃以为,让孩子领略荆楚灵秀纯美的自然生态风光,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更重要的或许是,让孩子从大美风光中领略人文之美,或许这也应该是旅游的题中应有之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