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广场
一一散文随笔
文/张海峰(陕西)
所谓的小广场,是一个童年记忆里曾经热闹的地方……
在村子中段文化室门前一块空旷地,中央处安置着一个石碾盘,一眼望去从那斑驳沧桑的外表,就显得有些年头了……文化室也就是村里开个社员大会、安排每天农活时人们集聚“领旨”的地方。最耀眼的还是那风吹日晒的石碾盘,今天看来简直就是上古时期的家什,它极丑且笨重,但却是那时谁家都离不开的土“机械”。它承载着全村每家的粮食(原粮)加工,主要是玉米榛(包谷碴)的碾制机器。
按当今来说,这里便是一个广场了。说是村里的文化、政治活动中心一点不为过,自然形成了村里人惟一聚在一起的宝地。
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一一
朦朦月光下,倒添了几份神秘与喧闹,在这里人们没了顾忌,你一言他一语的津津有味一一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说会道之功夫!似乎人人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而不善言谈者也是在一旁听的有滋有味,好像惟如此才能排除白天劳动的疲惫。各地称之这种现象因地域不同叫法也不同,什么摆龙门阵、谝闲传、唠嗑、聊天,吹牛……不一而是。
一大早,大爷大娘们各自领着自家的小孙们在此闲谝、晒太阳。早饭时,就近的人家是从不缺席,端着饭碗,趷蹴的围在一起,边吃边聊,甚是热闹。冷不丁偶有一个东倒西歪在石碾旁的人,一句打诨逗趣的话,也免不了有人笑的喷饭,也是眼泪汪汪,忘了手中饭碗。笑过后还未平静下来,又有人崩出一句酸段子,惹得笑点低的人顾不得吃饭了,碗中剩下了半碗,只好回去到在猪槽了,反倒美了哼哼唧唧的天蓬元帅!
其实这里是村里一个惟一显得热闹的地方,不管春夏秋冬都一样的热闹。一到傍晚时分大人、小孩就全聚在这里了,顽童们在玩一直玩不烦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而小女孩们则围坐成一圈玩的是丢手娟;互不干涉的一直玩到等家人唤回睡觉时方肯罢休;而大人们则是兴致勃勃迟迟不肯离去,依然余兴未尽……
当然,除了海阔天空瞎吹只图个快乐开心外,这里也是事非产生地。尤其对别人家的事,更是不厌其烦:加盐添醋来一番自认为是高见的喧染,以说得天花乱坠为能事。什么李家长王家短、东家理长西家理短的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简直是口无遮拦,虽然在这里所说的人也纯属找乐而为之,除此之外并无任何不良企图,但不排除对别人及家庭所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毕竟说者无心,仅以摇唇鼓舌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而已,但谁能保证众多听者里不会有一半个多心的人呢?这也是人多嘴杂易出祸事的弊端。
也有见过世面的人,在此处也会胡乱诌些灰暗厚黑的社会现象与趣闻,一时间吸引着很少出门的乡亲们的好奇心;这些都无关紧要,一乐即逝而已。尤为要紧的是,村里一些莫须有的荒诞事,一旦在此七嘴八舌的翻腾,一经传播其轰动所产生的效果真不容忽视!有锦上添花之善言、有伤中添痛之恶语。甚至不经意的一句话便能在小村庄激起千层浪,以致搅得鸡犬不宁,这已成司空见惯的常态。由此,这个新闻中心也是名符其实的事非之地!
而多情的帅男靓女,借着朦胧星月徜徉在田间的虫鸣蛙叫间,一时也陶醉在那懵懂的初恋甜密里,不失为是远离小广场的另一番温馨天地……
作者简介:张海峰,微信名:海峡两岸,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喜欢用文字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来丰盈自己。小说、诗歌、散文、诗评散见公众平台及传媒电台千余篇(首)。有入多种选本,偶有获奖。【西宁表情】微刊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