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 ——我眼中的宜森老兄
庞新华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商河县。这么多年,对自己童年和少年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对家乡的人和事,对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一直充满着深深地眷恋,满带着兴趣和热忱。大学毕业后,因为一直在自己的历史专业里学习、工作,消磨业余时间,所以也就顺其自然地关注家乡文化建设,特别是关于商河县历史文化的诸多研究和现象。对在这片土地上能做出自己的文化贡献、形成自己身上的文化特点,这样的乡土文化人,我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敬意。宜森兄,便是让我心生敬佩的一位文友。
虽与宜森兄只是几面之识,对其了解更多的是通过阅读他的文章。文如其人,确实如此。我与他相识半年,通过微信、网络等平台看他的文章,也有数十篇,绝对称得上美而多产。文章主要集中在县域美食、乡村旅游、人生感悟、家风民情。透过一篇篇美文,足以让我有一种想要落笔,写一写老兄的冲动。
宜森兄在法院系统从事宣传二十余年,是宣传口上的老人儿,想必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发表的宣传文章多不胜数。我也看过宜森兄发表在《中国审判》《人民法院报》《山东法制报》上几篇关于业务工作的新闻报道和业务文章,我觉得他首先是一位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工作人。我们在机关单位工作多年,深深懂得干好本职、工作立身的重要性,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做出成绩,在本系统本领域有一定影响,这是很多人忽视且做不到的。特别是近日看到美女记者、法院同事眼中的陈宜森等文,更是确定了我的认识。我们要做一个有一定成就的人,当然首先要确保在最小、最熟悉的圈子内,让大家有一个好的共识,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宜森兄是到位的。
宜森老兄虽年近六十,但精力旺盛,有着饱满的生活热情。每日微信有晨悟,满满的正能量。舌尖上的鼓乡,对美食的感知和评价,既让人们了解美食中的人生故事,也时常唤起我们原始的饥饿感和冲动。有时我想,一个人只有如此热爱生活,对生活保持着所有味蕾的敏感性,才可以写出如此众多的美食文章。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肯定也是一个对未来、未知,对一切美好事物保持好奇、怀揣期许、敏感多情的人。地方美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况且,我个人认为,在济南市范围内,甚至更大范围内,商河县的饮食文化是最有特色的,独树一帜。糖酥火烧、马蹄烧饼、商河老豆腐、沙河炮肉、豆腐皮等品牌悠久、品种众多、文化多彩、手艺优质、深入民间。放眼当下,众多有特色有品质的美食美店,同样引人注目、争奇斗艳。对当地饮食文化的资料挖掘、传承弘扬,我认为不光是简单的广告效应,对于饮食品牌建设、历史文化的固定强化、产品质量建设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也无怪乎宜森兄沉溺于此,美文连篇。
还是那句话,文如其人。我敢肯定宜森兄是一位幸福度很高的人。宜森兄的文章有这样一个特点:总有一种很浓的幸福感,洋溢其中。哪怕是我读他那篇回忆年轻时工作学习的文章,年轻时生活的不易、在基层法庭工作的日日夜夜,传递给我的也是满满的正能量,和对生活的感恩之情。更不要说,那一篇篇乡野游记,更是景美透着心里美。我看过宜森兄一大家在济南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家族很大很融洽,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听宜森兄说起采访时的花絮,为了节目效果,配合节目组给夫人买小礼品。虽然不是每个细节都是真实,但绝对来源生活,有感情和生活基础,我相信有些东西,特别是那种幸福感是无法伪装出来的。正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哪怕是有一点表演,也是满带着幸福,给爱的人去表演,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仪式感。宜森兄的夫人是土马店村的党支部书记,我相信身边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的故事。他们关于工作、关于家庭和关于感情的故事。说实话,我很佩服宜森兄在这一方面的勇气,一句“支持和理解”,总感觉味儿淡了些,重量轻了些,不足以形容这些年来宜森兄的付出。同时,我又很羡慕,甚至有一些好奇,宜森兄如此有魄力和胸怀,又可以如此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和事情。这么一个大家庭,能轻松驾驭,乐在其中,透着一些潇洒,让我们这些中年人自愧不如。
这是我对宜森兄感受比较深的几个方面:工作人儿、幸福人儿、有心人儿,当然更是文化人儿。在这篇小文章里面,我最想表达的还是这样一种感情:县域历史文化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文化现象和区域文化对比,有自己的特性。地域性更突出更为集中,更易为大众感知,也就更容易发挥提升基层民众文化自信的功能。所以,县域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利用,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我们周围,这种氛围并不足够浓厚,还未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决策者。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生产力,绝对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和口号。这些年来,我接触过不少商河县文化爱好者,或者文史专家、文化工作者,不管在他们哪个领域,做出多少贡献,有过多少成果,哪怕是和我在文化认识上意见相左,都会赢得我的尊重。他们关注地域文化,以笔为器,或描或绘,让薪火得以传承,精神可以永驻。他们是县域文化的爱好者、播种者、守望者。我想这就是我要提笔书写的本意吧!
作者简介:庞新华,男,1976年生,山东商河县人,历史学硕士,现任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志工作处处长,多年来从事史志编纂和地方文史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