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吕建德先生专门给这位“济宁杨金鱼”题了字。清风应约,随与杨士民一起来到位于新世纪广场西侧的吕建德艺术空间——“德胜美术馆”探望并取回墨宝。

于是“散 怀 抱”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三个大字,犹如灵动的音符,奏响了心灵的乐章。
三个字所包含的深意与期许,在吕建德笔下尽显出来。

于是,杨士民边欣赏作品,边与吕建德先生交流学习,以至于事后杨士民说,这三个字是兄长赋于的厚望,作品做出了榜样,含意指明了方向,话语赋予了力量。
的确,吕建德大师的题字,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个平凡的日子。
吕建德先生的话语,如潺潺溪流,润泽着我们的心田。他说,古人云:“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这不仅仅是关于书画创作的真谛,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吕建德认为,散怀抱,是一种老庄式的虚静状态,是无思无欲的境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总是背负着太多的包袱,功利、恐惧、束缚,让我们的心灵无法自由飞翔。而当我们试图创作时,这些包袱便成为了阻碍,使我们无法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吕建德说,书法中的怀抱,如同深邃的星空,玄妙而又真实。那些浸淫碑帖多年的学书者,为何有时仍无法创作出满意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融入自然,未能跳出临帖的框架,未能任情恣性。
吕建德先生还告诉我们,要创作出自然率性的作品,不仅要临池不辍,还要敢于放空。放空所学,放空杂念,这是一场心灵的修行。有人选择参禅,有人选择悟道,有人选择游历。而游历,又何尝不是一种禅悟?
可以想象,当我们置身于大美河山之间,感受着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领略着别样的景致,我们的心灵在自然中得到了洗礼。江南的朦胧萧散,西北的荒凉豪迈,都融入了书法的笔意之中。这并非荒谬之谈,而是源于对生活、对自然最真切的感悟。
杨士民在大师的指引下,进一步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在“散怀抱”中创作,他的内心充满了信心与力量。而随行的我,也在这一场心灵的对话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是的,让书画者都学会散怀抱,放下包袱,融入自然,在这广袤的天地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