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歌的老底子是在湖北组建的南下工作团宣传队,汉中易主后这支队伍就留在了汉中后改名为红星歌剧团,诸如王玉芬、黄锐文、张佐汉、王国章等老前辈都是那个时代的台柱子。然后57、58年又招进来一批青年演员,如曹建中、张永成、朱玉陇、索宝惠、方惠铃等。1964年上演的由张士杰(裴斐)编剧、张予作曲、曲华君导演的歌剧《红梅嶺》中,这批青年演员大放异彩,朱玉珑饰演的冷翠红遍全国。那一代老艺术家现在硕果仅存的寥寥无几,而且57、58班的也走了不少。汉歌在50、60、70年代分别有三个高潮,其标志是50年代的陕南地方小戏《吹鼓手招亲》(裴斐编剧)、60年代的歌剧《红梅嶺》都曾在全国引发了巨大反响。70年代初的全本芭蕾舞剧icon《白毛女》是汉歌的鼎盛时期,当时全团演职人员达到破记录的200多人,乐队也是一个完整的单管编制近60人,这在当时的地级文艺院团中极为罕见。但此后,汉歌就开始黯然失色的衰败了,直到现在也难有起色。(陶土)
#名家戏曲传播者# #历史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