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24位上刊诗人
李忠奎 童华 远望波光 刘为林
张元平 沐之 跃马扬鞭 崔云生
冯金斌 虞慧 千湖王君 张维清
涧之燕 瓶子 花花公子 雪丰谷
布雷子 今麦 老风口 万木青
乐道 余贵 白沙 孤独与快乐
1 空巢 文/李忠奎 (甘肃)
父亲看着窗外那个鹊巢
说,要空巢了
十年前的一幕
恍如昨天
老宅坐北朝南
不知何时,窗外老榆树上
筑了一个鹊巢
住进两只喜鹊
早出时,凌空叫几声
晚归后,凌空叫几声
朝朝暮暮,老宅并不寂寞
身处城廓
偶然听见一声鹊叫
真以为遇到乡音
电话咨询邻居
邻居说,老榆树早以空巢
2 秋天有地址可寻
文/童华(四川)
秋风吹过长街旧巷
淡去了往日的颜色
细雨悄然描绘出
秋天的性格。你就入住吧
秋天有地址可寻
阳光斜斜,洒落林木枝头
叠一片斑驳轻影
隔着那山,那水,那光阴
多了诱惑,多了情调
也多了缠绵
秋天热情像火,又美丽如画
落在窗前屋檐
掩去尘间喧嚣
仿若飘渺的风,缠绵的雨
那些值得回味的片段
恰如雨滴下的花红
从一卷柔软的风里
看忘川的心事,思念
在温暖中悄然绽放
3 人生
文/沐之(北京)
旅途之人生
落下的都是红尘
脱一身铅华
洗一次月色净心
一泓天池的圣水
一袭布衣的圣人
跳来跳去的幻望
一步步远了纯真
我用一生去思索
等最后的红尘散尽
然后与圣人相拥
那感觉会不会率真
风,一场接着一场
挡不住霾的入侵
夏,一天热似一天
蠢蠢欲动的灵魂
天池太远
走过四季
那风那水
吹不起人间红尘
长者穿越了时空
指点着头颅
人间的尘埃
让美丽离你最近
太阳走过四季
月亮记着春分
一介布衣的眸子
积满泪水的圣人
光线穿透了湖水
隐不住白须着色
一万年涌起的高湖
又是谁在抱恨终身
4 笔墨人生
文/刘为林(河北)
我的笔吐出
一大片潦草的露珠
问遍天下无人知晓
只好挂在
门前的丝瓜藤上吹风
浓浓的笔韵,在枝间涌动
那露珠,是人生的泪
那水灵灵的丝瓜
是坎坷的写照
没有彼岸,只能
拄着微风,拎着月光
在万水千山中徘徊
把心底的波澜化作一种选择
依附在
唐伯虎齐白石的画提中
画天、画地、画自已
孕育出
另一番自己的笔墨春秋,去
寓意人生
5 行囊
文/张元平(湖北)
预计得去一趟远方
走之前打点行囊
它是我的全部家当
准备于临行前
捎带于归途中
它将伴随你时刻放在心上
它也是你难以卸下的负担
只要有人存在
行囊随影相随于时光
在华夏文明源头的土地
祖先用脚印丈量
不禁对土家氏族图腾的崇尚
少年时,我们活在父母畅想里
壮年时,我们活在自己期望中
到了老年,生命火舌告诉你时日不长
我时常扪心自问
那人生旅途中行囊鼓鼓囊囊
盛装的是欢欣愉快还是遗憾悲伤
我们得用心调节对待行囊
始终专注于诗和远方

6 亮晃晃的
文/远望波光(湖北)
第一眼视觉冲击
亮晃晃的,特别引入注意
这顶锡箔纸斗笠,工艺感十足
以篾片和粽叶为骨骼
画出劳动者的形象和性格
被环卫工人高高举起,戴上头顶
无畏风雨,披星戴月
一把大扫帚像一支大画笔
头一回看到这种
锡箔纸斗笠
兴许,这锡箔纸
就是在垃圾桶旁边捡的
废物利用。亮晃晃的
令人折服
每一天早晨
我们看到的街道
这么干净、整洁、清新
太阳下面,也是亮晃晃的
像是哪位画家画出来的
一手技法炉火纯青
7 二十三年
文/崔云生(山东)
为什么流连忘返
在这里住了二十三年
东鲁有日
一草一木都有圣人的光环
为什么作诗千篇
和这里有关百八锦言
第二故乡
一山一水都有莫名的壮观
你看我饮酒宴客的太白楼
你看我提笔泼墨的浣笔泉
你品品我邀月的兰陵美酒
在这里生儿育女深情山水间
你看我饱览山川的三万里
你看我坦露真情的大浪漫
你尝尝我下酒的孔府鲁菜
在这里闭上双眼呼啸盛唐间
8 大运河的魅力
文/跃马扬鞭(北京)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
犹如一条巨龙盘卧在京城之东
历经沧桑千年
依然充满鲜为人知的神秘
遗迹 文物 旧址
码头 漕运 粮仓
市井文化 烟火气息
三庙一塔经典传奇
古韵悠悠
默默无语
在风雨历练中脉动
在百转千回中生辉
现在的大运河
古老与现代完美融合
时尚与文化成为潮流
风景与游览引人入胜
一古一今交相辉映
运河两岸风景如画
碧波荡漾绿树成荫
水鸟在空中翱翔
鱼儿在水中嬉戏
生态文明促进创新发展
绿色环保融入新的理念
运河文化浸润深入人心
大运河成为网红打卡地
博物馆的故事
大剧院的歌声
图书馆的味道
彰显她独有的魅力
流动的运河之水
带来温柔热烈的幸福
大运河的年轮
必将续写新的梦想传奇
9 为故乡耗尽一生
文/冯金斌(浙江)
为故乡耗尽一生
太多的离愁
纠结于心
试图与亲人相拥
里面的烟火
要将叫喊
从时间之中牵走
落日远如碑
月亮静如伤口
那是谁的叩首
那是怎样的花开
我仿佛听到
故乡饥饿的声音
又一个山高月小
是故乡
把眷恋咬碎
和四野
上演一个跋涉
举目无亲
就是光阴与光阴相遇
10 秋色的浪漫
文/虞慧(江西)
那一望无际的原野
浪漫的黄色
在随风飘荡
彩蝶在飞舞蜜蜂在歌唱
那泛金的黄色里
传出阵阵稻香
成熟的各色瓜果
也在争艳斗芳
远处那金色的彩虹
在天边起舞
鸟儿围着她尽情地旋转
为秋色带来了一片靓丽的光芒
荷塘的月色
泛起了一道道金光
美丽的红鲤鱼
在金色的涟漪里随处游荡
啊 这浪漫的秋色
是这么的迷人
让你沉醉 让你神往
文/张维清(湖北)
挂在杨柳上的是绿色的瀑布
挂在前川上的是白色的瀑布
石头绷开一条长长的血口,大山也无法缝合它的疼痛
碎成的小花,也开不出它的忧伤
如果那是大山眼里挤出一滴相思的泪
小溪会告诉你,走了八千里云和路
我看见瀑布背走了大山的童年
就像父亲躬起腰,背走了我的天真和浪漫
我看见大山挂着一张长长的白宣
等谁画一幅水墨的青山和绿水
被大山扶起的瀑布啊
那是用神奇和壮观做的,美了你的惊叹
洗了千年,都没洗清那块石头内心的冤屈
被大山放养的那条天路啊
缠不住乡音,乡恋和乡愁
弯弯曲曲,多像瀑布走过的人生路
如果那是一片彩云,我挥上衣袖
就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如果那是白月光照亮的小河
仿佛看见父亲摇曳的橹,落下了风雨
12 镜子
文/瓶子(云南)
我是一块平面镜
你站在我面前
你会看到真实的自己
我是一块哈哈镜
哈哈哈
愿你每天都没有烦恼忧伤
我是一块放大镜
让你看看我
我是那样干净、透明
我是一副望远镜
不为别的
只为了让我看看你美丽的容颜
13 秋韵
文/涧之燕(山西)
雨,不负众望
由粗犷到细腻
全身心抚慰夏的灼伤
风学会猴子捞月
用香喷喷成熟
暗送秋波
桂树花枝招展
青春气息放荡飘逸
给秋带来新生机
流苏越过金发芳龄
献出岁月的沉淀
在一壶茶水里显露珍贵
玉米站成了古董色
死死抱着怀中的棒子
讨一弯新月欢喜
14 柳树林里有狼外婆
文/今麦(湖北)
小河流淌
奶奶讲的故事
现实嵌入神话
演绎成精彩动画,她说
狼外婆就栖居在村口的柳树林里
致使我们上学,心里咚咚敲鼓
惧怕狼外婆龇牙咧嘴
猛然从树林里跳出来
小伙伴手牵手
高喊“一二三”,一拥而过
跑得满头大汗
摔倒不喊痛,爬起来继续跑
不经意,跑出了儿时的
坚韧与结实,以及
人生路上的座右铭
15 祖母绿的玉
文/雪丰谷(南京)
起先被山神揣进肚兜
灵光附体数千年
就像主义,具备胎生活力
据传,人首蛇身的女娲
用它补过天
此玉出自岫岩
还是和田,并不重要
一条大河沉淀下来的觉悟
水中茧,包浆的禅
石头的困惑,豁然开朗
矜持,矜持,还是矜持
老祖母的气质
就像一朵浪花展露出冰骨
私藏了多少掌故缱绻
而我却哈欠连连
一尊玉,养尊处优惯了
间或娇滴滴一笑
半间屋子随之打晃
我呀,肝颤颤胆战战
生怕闪失,毁了似锦前程

16 花季
文/布雷子(陕西)
八月,三角梅谢了
不见了嫣然
艳丽那里去了
我不得而知,真的没有再见
天空还是那天空
山也还是那山
秋天的雨是泪水我知道
细雨如雾
飘进口中微涩且咸
我想,当明年满墙的三角梅开了
我会挤上去开成一朵
也要嫣然
也要灿烂
大千世界,人生海海
即然来过
该灿烂,就灿烂!
17 月圆之夜
文/乐道(广东)
这座寂寞的小城
洒着银色的月光
我身穿碎花旗袍
撑着一把油纸伞
独自行走在
窄窄的长巷里
长巷没有灯光
也没有行人
只有我的高跟鞋
踩在青石板上
那哒哒的响声
回荡在小巷上空
油纸伞下的我
微微低垂着头
优雅的长发
披散在肩膀上
我轻轻吟哦着
一首首古诗词
自我沉醉在
唐风宋雨的韵律中
小巷仿佛没有尽头
因为有月亮相伴
我不感到孤单
就像我的人生路
只要能够自爱
就算一个人行走
在沿途风景的衬托中
也会过得十分精彩
18 夜 雨
文/余贵(云南)
雨声停了一会
又开始重复叮咚
配上音符
更加朗朗上口
重复,用得很准确
如同在微信群里
沿着小沟建起小屋
石子、泥土、污水
父亲的叹息也在重复
就像,雨声
叮叮当当
19 谁说
文/白沙(山东)
谁说鸟儿只知欢歌
你听那布谷的叫声,是多么的焦急
谁说石头不会开花
你听那汹涌的浪涛,是多么的悲壮
谁说秋天只有硕果
你看那清晨的霜色,是多么的苍白
谁说蝼蚁没有尊严
你看那满天的星光
都是它们明亮的眼睛
20 卸妆
文/老风口(江西)
深邃的暮色 丝滑的晚风 那些个
荣辱与贵贱
繁花与潇潇雨……
恍惚十里外熏一身荷香
被“咬耳朵”的口齿上美词静卧
——青山绿水浩然归
——小桥流水人家
“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21 浅秋
文/孤独与快乐 (陕西)
披上肩头的秋风
将重新收获目光的凝重
秋天 岁月睁大澄澈的目光
日子用无言的悲壮
把万紫千红的诗意带给人间
空气透明 江河恢复往昔宁静
生活将再一次变得丰盈
收获季节的喜悦
果实是对汗水的馈赠
成熟的样子原来如此生动
当绿色降下幕帷 叶子怀念往昔
灵魂老去的样子竟是这么鲜明
收获播种的喜悦
在耕耘的汗水中飞翔
夕阳是对生命最虔诚的回敬
青春欢乐 生命如白驹过隙
老去 终是一幕无言的剧情
走过日子陡峭 走出岁月泥泞
感谢这浅浅的秋风
让滚烫的人间变得从容
22 盛满诗意的杯子
文/千湖王君(广东)
这只杯随我走南闯北
白色陶瓷已有些斑驳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诗意高远述说光阴几何
明前龙井透着春的婆娑
铁观音清香雅韵赛夏荷
寻常生熟窗含月
陈年黑白风蹉跎
清水一盏盛金秋长河
云卷云舒唱丰收喜歌
待到晚霞照冬雪
夕阳如火映故国
23 八月
文/花花公子(黑龙江)
弯月芽
用大把大把的碎银
在希望的田野上
打捞着
秋天的吆喝声
诗人们
喊着纤夫的号子
把二十年前的
一粒蛙鸣
从池塘的於泥里拖出
被季节
高高举起的桔杆
继续复制着
蜿蜒的田梗
不意间
柿子红了
桂花香了
日子短了三寸
候鸟们
提前啄到了一阕
着凉的词令
雁阵
从头顶掠过
一片萧瑟
一曲离歌
夕阳下
辽阔的草原上
暮鼓声声
经筒飞旋
暴戾残忍的狼剿
和勇敢善良的牧人毡房里
同时飘出了
羔羊的肉香
24 秋思
文/万木青(黑龙江)
蓦然想起一些风景
雨落下时叭叭敲窗
我梳理着千丝万缕的思绪
见雀鸟,急忙飞过乌云密布的天上
秋风扫落叶
我开门弯腰捡拾一页页空想
季节把变瘦的句子,挂在
光秃秃的枝头
写不尽岁月沧桑
抬头远望雨后夕阳
沉甸甸,迈步一片苍茫
忽见一只黑鹰飞起
展翅剪着晚霞
仿佛希望
编辑手记
这一期对花花公子老师的这首《八月》进行简单地赏析解读:。
诗的开篇,“弯月芽,用大把大把的碎银,在希望的田野上,打捞着,秋天的吆喝声”,以独特的意象“弯月芽”和“碎银”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打捞”一词赋予了秋天的吆喝声以珍贵和不易捕捉的特质。
“诗人们,喊着纤夫的号子,把二十年前的,一粒蛙鸣,从池塘的於泥里拖出”,诗人的形象与纤夫的号子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而从池塘淤泥里拖出二十年前的蛙鸣,充满了怀旧和对过去时光的追溯。
“被季节,高高举起的桔杆,继续复制着,蜿蜒的田梗,不意间,柿子红了,桂花香了,日子短了三寸”,这里通过季节对桔杆的作用,以及柿子、桂花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日子短了三寸”形象地表达出秋日时光的流逝。
“候鸟们,提前啄到了一阕,着凉的词令,雁阵,从头顶掠过,一片萧瑟,一曲离歌”,候鸟和雁阵的出现增添了离别的氛围,“着凉的词令”更强化了秋的凉意和萧瑟之感。
“夕阳下,辽阔的草原上,暮鼓声声,经筒飞旋,暴戾残忍的狼剿,和勇敢善良的牧人毡房里,同时飘出了,羔羊的肉香”,在夕阳下的草原场景中,暮鼓、经筒与狼剿、牧人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画面,而羔羊的肉香则给这一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真实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展现了八月的多样景象和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