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甘南七日游(六)
文‖葛连光
一.天水古城
天水,甘肃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它静卧在秦岭脚下,千百年来,她润物无声,却成了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承担着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光荣使命。2024年7月22日晚8时,我们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当时正下着小雨,淅淅沥沥,比西安凉爽多了,让人心慰,雨水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我的心灵,因为故乡鄂尔多斯好长时间没有下雨了,气温又高,天干地旱。来到天水市,突降天水,真好运啊。天水市不同京沪的富贵繁华,苏杭的温婉沉静,也有别于西安、兰州的粗犷豪放,天水有着另一种风格的美,却也是独具韵味的。
天水,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关于古城天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武帝元鼎三年的一天,在如今天水市南面,突然地显红光,雷电交加,大地持续震动,地面裂开一道大缝,天河之水注入其间,遂成一湖。由于湖水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当地居民称为天水井。后来,汉武帝下旨在上湖边筑起一座城池,起名“天水郡”。《水经注》上说:“上邦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风雨随之,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这就是“天河注水”传说的来历。
天水还有一个秀丽的名字——“陇上小江南”。天水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又称“龙城”。秦属陇西郡,汉置天水郡,三国设秦州,汉武帝时定名“天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被国务院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江南之秀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称为“陇上小江南”。天水还是一个旅游名城,著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有“东方雕塑馆”的美称。位于武山县的水帘洞,景色怡人;修造于北魏的甘谷大像山,巍峨壮观,山上宁静安祥的大佛被称为悬崖大象。此外,闻名海内外的“人祖”伏羲庙,以观内“清意在山尘不容”的“玉泉”著称的玉泉观,被诗人杜甫题咏为“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的南郭寺……这都是令人留恋忘返的名胜古迹。
28日早餐后,我们游览天水古城。我们走在古老的街道上,脚下的石板路感觉好有趣,两边有很多小店,里面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一行买了很多很多的麻辣烫地方小吃,准备带回故乡,并且也品尝独特“天水麻辣烫”。麻辣烫火爆出圈,不仅使当地餐饮市场持续火热,还带动周边的零售、服务、文旅等消费市场同步升温。走进秦州区的西里,由三星巷、崔家巷等多个巷子组成,建成了现在的古民居,从崔家巷往里走,门口立了一个“崔家巷”的牌子。进去以后,两边是复古红色的墙,墙根处摆放着几盆绿植,好像是出租商铺的门面。正在老街游玩,接到同行张文的电话,他们在葛霁云故居,让我快过去看看,我们姊妹三人,就是我的俩个亲妹妹,三人快速同行,去了天水古城三新巷,找到了葛霁云故居纪念馆。葛霁云,又名葛昊,天水秦州人。我们本家,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正在北京求学的葛霁云受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小组影响,积极加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成为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我们姊妹在此纪念馆合影留念。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以“五城相连”格局而独树一帜。西关里,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城中心西侧,是“五城”中西关城居民区的一部分,有众多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是甘肃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2018年3月开始保护修缮,2021年6月正式对大众开放。修葺一新的西关里,将古建筑与现代服务完美结合,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交相辉映,街区样貌别具一格,明清建筑风格独特,小街古巷四通八达,庭院深深曲径通幽。玉兰飘香,古槐掩映,李广故宅、赵氏祠堂、张俊府院历尽沧桑,凸显历史传奇;张庆麟、哈锐、葛霁云等故居散布其间,彰显文化底蕴;城墙遗址、牌坊古亭错落有致,唤醒了古城记忆。西关里已成为认知天水古城风貌,体验城市新韵的窗口。商业街区、民宿武馆、特色小吃、罐罐茶馆、餐吧书吧、音乐酒吧应有尽有;民间工艺、非遗传承、风味美食、古董钱币、文玩交流、琴棋音乐、书画欣赏琳琅满目,成为广大游客和时尚达人的休闲娱乐胜地。 走进天水西关古城,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从街角的雕塑,到回廊立柱上的花纹,连井盖上都刻着天水景点和民俗,大多以人物为主,这让我觉得建造开发这里的人很注重细节。也可以说古城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让人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韵味所在。
游陇上天水,品古城风韵。天水古城,与你共享美好生活。
二.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
我们游完天水古城,直接乘车赶往麦积山石窟,时间已经上午11点半了,到指定餐馆用午餐后,顺便请了餐厅里的一位退休老人作为导游,引领我们步行进入了麦积山石窟旅游服务中心,我们再乘坐旅游小巴士进入了麦积山石窟景区。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有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我们下了游览小巴车,一座古老而苍桑的石门——龙门便映入眼帘,大家一个箭步就跃过了龙门。跟着导游老头沿着蜿蜒曲折小油路继续向石窟景点移步,有时上台阶,正午阳光灿烂明媚,游人又非常多,汗流夹背,吃力地前行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座看似普通的小山上被古人刻满了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佛像,远远看去,密密麻麻的。洞里端端正正坐满了佛像,他们有的面容慈祥,有的开怀大笑,有的怒目圆睁,让人仿佛来到了佛国仙境一般。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佳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可以想到当年的工程有多么艰巨、宏大。这里的一佛一窟,无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麦积山,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被历史风霜雨雪雕琢过的土地,它静静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仿佛是一位沉睡的巨人,守护着千年的秘密。这是一个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让时间也为之驻足的奇迹。麦积山石窟,这座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的瑰宝,自魏晋南北朝起,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旧傲然挺立。它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每一座石窟都像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融合,既有着山的坚韧与厚重,又蕴含着艺术的灵动与飘逸。站在山脚下仰望,那密密麻麻的石窟如同繁星点点,镶嵌在山青壁之上,让人不禁感叹于古人的智慧与毅力。
然而,麦积山石窟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还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而著称。听导游老头讲解说:“这座山,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日里,山花烂漫,绿意盎然;夏日里,凉风习习,避暑胜地;秋风起叶,层林尽染,如诗如画;冬雪覆盖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麦积山石窟的游览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被那些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所吸引。据说这里曾是仙人修炼的圣地,也是佛祖讲经说法的场所。那些虔诚的信徒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祈愿,不惜花费巨资和心血来开凿这些石窟并塑造佛像。他们的行为虽然看似愚昧,却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的敬畏,正是探索精神支撑着人类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站在麦积山石窟的尽头回望来时的道路,我不禁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在这里我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与信仰的力量;在这里我找到你心灵的归宿与生命的真谛。麦积山石窟不仅是一座文化遗产,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永远矗立在我们的心中。
麦积山石窟,是一座永恒的艺术殿堂,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既受到来自于西域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中原地区以及南方地区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画艺术风格,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自东向西影响的转折性阶段重要遗迹。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璀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与无穷。愿在未来的发展中,麦积山石窟更加辉煌。
甘肃天水麦积山, 中国四大石窟显。 泥塑石雕岩壁画, 栈道凌空层叠联。 洞奇挺秀临悬岸, 密刻蜂窝绝窟禅。 敬佩祖先匠心制, 镌石成佛程巨艰。
总之,这次甘南七日游是比较开心的,选择的景点也不错,玩的也很好。只是最后两天时间的安排不科学合理,我们的陪导和地方天水市导游,不知发生了什么矛盾,在一个小城市汽车不按时出发,延误了两个来小时。若前一天回到天水市游览了天水古城古街,第二天一早出发麦积山游览石窟,那就时间也宽余了,天气又不热,游客相对少一点,我们这些人都能登上栈道悬梯,细观石窟和众佛了,不至于只能站在山脚下,看着游人排队游窟的场景。没有登上石窟钭梯亲眼见证,真是终身的遗憾。
(完)
2024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