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随笔《人生感悟》作者/一位老人
随笔《人生感悟》作者/一位老人
精华热点

随笔《人生感悟》
作者/一位老人
(一)
我们这个时代人都很着急,
急着挣钱,急着出人头地。
但真正的强者,
总是莫测高深,
不显山不露水,默默耕耘,
苦心孤诣,直至成事。
人生,
本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只有耐得住寂寞,
才能在这世间获得成就。
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努力,
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真正卓越的人,大多不动声色,
如此才能蓄势待发,一鸣惊人。
(二)
为什么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呢?
因为人生在世,
父母的养育之恩最重,
没有谁的恩德超过父母。
所以孝敬父母培养了一个人,
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
树立的是一个人恩义、情义、
道义的处世原则。
如果一个人恩义、情义、
道义的处世原则树立不起来,
他不会什么原则都没有,
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
“以利害为原则”的处世方式,
这件事对我有利、有好处,
我就会全力以赴,
这件事由利变成害了,
那我就不会竭忠尽智。
这个人对我有好处、有利,
那我就会尽心尽力,
这个人从利变成害了,
我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
(三)
离人群越远,离自己越近。
独处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的心灵抽根发芽、
精神愈发丰满的过程。
不合群的人,
不意味着孤僻无趣,
只是他们能享受一个人清欢。
大部分人都处于第一种状态,
总想在人群里寻求存在感。
活得通透的人,无暇顾及他人,
专注在岁月中练就自足的内心,
修养饱满的心灵世界。
(四)
一个人扎进人堆里,
就好比水融入大海,
你的个性与特质就会被迅速稀释。
介意别人怎么想,
模仿别人怎么做,
我们就会成为泯然大众的一员。
在刻意合群中,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往往会变得荒芜与贫瘠。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越是卓越非凡的人,
越会选择独来独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