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那情(第二十篇)
作者:劲草
临朐“江南景”
心语:
眼中有风景,心中无是非,从普通的烟火中找点诗意,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充满快乐。人生最美妙的趣味,其实就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愿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如期而至。
我是个喜欢独处的人,向来不喜欢从众,不免会有几分清冷、几分孤绝的意味,无论何时何地皆如此。对于陌生更是不语不视,亦是留了几分清谈素静,是骨子的习惯,绝不会曲意逢迎。入心的,自会珍藏……
今年节气已至末伏,可气温依旧闷热多雨。我也是趁早晨与下午太阳西斜时,去公园赏景乘凉。
望着荷池里片片落花,所反射出惨淡的颜色不由心中一阵愁肠。花落了,曾经映照过芳菲的公园,堤柳,湖面,依然如此多情地漂闪着往日情怀,似乎还没有忘记这段恋情。虽已花凋零落茎,仍留一池岁月与幽香;花随季节而去,但那还坚持在荷杆上,旋舞在风中已经失去容颜的半枯荷叶,像不不负输的仍摇拽着,像与荷杆同生死般豪气。
这荷花开与落更是千百年来适合人诗。而花前月下,本就是谈情说爱的场所,现在虽花已过境迁,枯荷叶与杆仍不离不弃,与日月仍在彼此慰藉。
在时间无涯的岁月里,欣赏荷花重要的不是早一步或晚一步,而是无论开在什么壮态下,在逆境与顺境所呈现出的真实,才是最难得的相遇欣赏,枯荷百挠不屈的精神更为可爱。意境,终有人识。荷颜虽逝去,可仍有彩蝶飞来飞去,点破寂寥的斜阳。
我正在出神的看看荷塘沉思,忽听传来几声雷鸣电闪。这都秋天了,还像小孩脸一样说变就变。我忙起身来到湖边凉亭,倚栏观向湖面。脑海里却还在翻闪烁着那片片荷花池,给人们带来几个月的清香愉悦……
特别是人们忙完一天的疲惫傍晚走进荷塘月色,任游人幽幽,枝枝心弦。追思红花映月,翠叶连天。更是那热恋中靓男倩女,花前柳下依偎月色之中…
晨曦的照映下,向人展露出娇艳欲滴的红颜。踏过石桥,倚泉流而望,翠幽朐山顶上的泰和塔,与云朵相迎逢。将身心融入自然,化作在草花丛中翩飞的彩蝶,一齐追梦的生涯……
亭顶上的琉璃瓦落水的雨滴,轻叩湖面激溅水花,当朦胧的雨烟散尽,迎来旋飞的蜻蜓曾浸染的清芬,洗尽浮尘的嚣尘。驻步空寂的垂柳看枯荷叶随风摇曳,晶莹的水珠从半枯荷叶上滚落,滚入荷塘波面,就像涓涓溪流淌过五彩的梦境……
这酷似江南的雨,纷纷扬扬、缠缠绵绵。它大珠小珠落在半枯的荷叶面上,有节奏的弹拨着琴弦,像天籁之音,在田野、在整个公园,在溪流、在柳岸、在湖畔,在湖边高楼万家灯火间悠扬的传唱。近似江南的雨,它是那样的潇洒自如,它是那样的婀娜多姿,它更是那样的悠然自得。
这时低空飞来一对骄燕,它俩动若灵巧的婷婷玉立在半枯的莲杆上,一阵呢呢燕语,仿佛在说,花已逝去,我们也该南飞了。最终,我跟着雨的旋律,谱写了一曲雨中的浪漫。其实,听雨看景也是一种宣泄,看雨更是一种解压,原来是天青色惹了烟雨,浓墨翠绿惹了相思,治愈了人心。
后语:
岁月不问来时,生命不问生处,不念花开几许,心安便是归处。行走的人生,肩负使命,心系归宿,简单而纯净。告别一处处风景,挥挥手,只记一身轻松。
作品于八月十九号稿。
作者简介。王大忠,书名劲草,中共党员,出生于五十年代。《世界文学》签约作家,喜欢读书与古今诗词。诗词创作千余首,短篇散文近百篇。二零二三年短篇散文曾获复兴杯诗文大赛三等奖,中国当代作家杂志社,中国科学教育杂志社短算散文一等奖。诗词发表于诗海诗社,鲁渝杂志社等多家刋物。二零二四年,被中国科学教育杂志社邀为签约作家。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