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书的读书人
——读邓带友教育随笔《清泉脉脉向心流》
邹天顺
邓带友是清城区飞来峡镇一位爱读书写作的小学语文老师。当我读完她新出版的教育随笔集《清泉脉脉向心流》时,我感怀万千,毫不犹豫地以《教书的读书人》为题写下了自己的读书感悟。
题如山涧清流者,实则面清而底深。读书人不教书,教书人不读书,读书与教书没有必然联系。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像邓带友这样的循规蹈矩读书者亦有之。但钟爱教书,酷爱读书,热爱写作的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自然是“鹤立鸡群”的,邓带友就是“教书的读书人”。
“教书的读书人”因坚持读书而稀奇。邓带友说:“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和享受。我喜欢于谦的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也赞同陈继儒写的一副对联‘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在中小学任教三十年的邓带友,也读了三十年书,她的小诗《自画像》:“教坛驰骋卅春秋,桃李芬芳敬业酬。闲读诗书交益友,清泉脉脉向心流”也是她的“自画像”。
“教书的读书人”因坚持写作而珍贵。喜欢读书不足为奇,读了书还有写作欲望且能够长期坚持的倒是稀罕的。邓带友喜欢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把那些蕴含着真、善、美的事情写成文章,因为持之以恒地写,百余篇精美短文横空出世,有数十篇还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也因此让她成了市作协会员。
“教书的读书人”因讲义气而广交文友。读书人,尤其是有情义的读书人往往又是讲义气的,例如邓带友。她谦虚好学,勤奋努力,对年长者或者才高者十分尊重。因为读书而写作,早在二十年前我们便成了文友,在不少文学活动中,也经常见面,她总是很热情客气,总给人一种亲切感。她认为读书和交友都是有益身心的,如同清泉脉脉滋润心田,所以她将其书名命名为《清泉脉脉向心流》也就顺理成章了。
“教书的读书人”因会读书而提升了业务水平,促进了专业成长。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的确,爱读书的邓带友读了很多教育专著,如于漪、李镇西、窦桂梅、于永正、支玉恒、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名家的著作给了她教书育人的知识,也给了她作为教师的教育理想。每读完一本书,她都认真做读书笔记,整理成文发送到她的公众号,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她热爱学生,专业成长快,教书育人成绩优秀,无不得益于她的好读书。
“教书的读书人”因长期读书而渊博了知识,丰厚了文化底蕴。“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读书的苦功夫让邓带友练就了人生真品格。作为教师的她,因博览群书而丰硕了知识,夯实了文化涵养。一本20多万字的《清泉脉脉向心流》便是最好的佐证。开卷有益,人生因阅读而美丽。
如果您还要问“教书的读书人”为什么要读书,邓带友的回答简单而直接:为学习而读书,为创作而读书,为研究而读书,为教育而读书,为愉悦而读书。
清泉脉脉向心流,清泉之上盛开的五朵金花“书卷多情”“好风借力”“花开有道”“清泉脉脉”“他山之石”汇聚成了深潭之中的《清泉脉脉向心流》,脉脉心流:“书卷多情”,人生因阅读而美丽;“好风借力”,遇见更好的自己;“花开有道”,学着蹲下身子看学生;“清泉脉脉”,唯存思念在人间;“他山之石”,笃行求道真。
这本因多年读书与业余创作而成的教育随笔集《清泉脉脉向心流》,就是邓带友对阅读的感悟,对生活的记录,对友谊的珍藏,对教育的思考……
(本文发表于2024年8月4日《清远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