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苍狼
上刊诗人
老杨、丁振生、张秀祥、严传高、国玉明
金根良、李鹏飞、杨忠昌、郑祖明、张春和
周淑慧、墨染、苍狼、萧成明、林雪荣
七律·甲辰年处暑
老杨(厦门)
一周雨水换天凉,酷热消除炎火藏。
未伏无威身凉爽,青山秀丽好观光。
呼朋邀友郊游去,野果酸甜耐品尝。
或唤哥们来聚会,吃喝作乐话家常。
禅画
老杨(厦门)
禅画结缘,入境出凡。
八识有画,飞花追仙。
幻化如是,自在悠闲。
见画心开,犹如登天。
七律·处暑吟怀
丁振生
暑意初消秋色新,百湖丝雨碧波粼。
莺啼丹叶绕红树,蝶舞黄花穿绿茵。
气爽天高邀月咏,风清地远赋诗陈。
欢歌一曲醉知己,痛饮千杯情至臻。
七律·处暑诗怀
张秀祥(浙江)
暑尽秋来夜渐长,云高气爽送天凉。
田间稻谷盈金色,湖里荷花谢俪妆。
大雁南飞排字阵,山鹰展翅舞朝阳。
层林尽染抒诗意,大地飘馨寄远方。
七律·咏处暑
严传高
晨消酷热夜风凉,处暑和熙欲换装。
远望天空鹰祭鸟,近闻田野稻芳香。
地间万物凋零掉,山岭千花谢落黄。
又见农家丰产景,欢声笑语乐储粮。
七律·处暑
国玉明(深圳)
处暑来临日渐凉,微风送福稻飘香。
九霄妙舞仙人幻,四海清歌玉女妆。
共醉丰年千顷果,惊呼沃野万重粮。
轻描灿烂画诗意,遥寄欢欣岁月芳。
七律·桂花
国玉明(湖北)
金栗浓情满院开,秋风送爽暗香来。
近邻赠语芬芳树,良友求诗锦绣台。
天上一枝寻桂影,人间万点化尘埃。
新花吐蕊百妍妒,溢彩流光八月裁。
七律·处暑
金根良
滚滚奔雷动暮声,萧萧疏雨满江城。
新凉早晚驱炎热,败叶飘零乱碧荣。
云听雁鸣齐列阵,风吟柳瘦倒垂情。
更期桂节邀娥月,共赏秋香共品评。
七律·末伏随想
李鹏飞(内蒙古)
伏日无多已到秋,薰风习习劲全收。
山川热浪终消退,草木炎光不滞留。
几度凭空时气发,曾经得意物华酬。
何须兜率成丹味,但得蓬蒿绿一洲。
古风·处暑
杨忠昌(吉林)
处暑正逢伏尾天,早晚凉爽中午炎。
秋风徐徐扫落叶,五谷渐熟野黄田。
姜小绿豆硕果累,糜子穗成头压弯。
眸赏沃畴丰收景,农家喜悦挥割镰。
末伏雨频
杨忠昌(吉林)
连续空阴不见阳,甘霖纷绵末伏狂。
沟平坑漾田泥泞,洼地存水禾涝黄。
期盼红日露脸笑,驱散乌云射霞光。
照耀五谷籽粒度,硕果累累上满粮。
古风·中元祭祖
杨忠昌(吉林)
荒坡草丛绿茵身,墓地松蒿碧葱荫。
七月十五中元节,黎民百姓去上坟。
点香斟酒供果摆,烧纸冥币悼念吟。
中华祭祖美德传,祈祷先人佑子孙。
咏新书付梓
郑旭初
新书付梓甲辰年,触动心灵岁月迁。
借景抒情搜雅韵,摘章录句凑新篇。
诗林漫步七旬老,网络寻师几圣贤。
心血凝成资历卷,流传后辈记从前。
秋思
郑祖明(湖北当阳)
行春雾瘴前程堵,无奈湾湖楫浅舟。
两勺清汤添乐趣,一杯浊酒解怀愁。
耕耘墨海情难尽,酌句诗林笔不休。
暮岁当知羊跪乳,切身当下惜霜秋。
七律·知青热爱北大荒
张春和(黑龙江)
知青百万离家乡,天地宽广到远方。
北大荒原同累苦,江河田野历风霜。
年华浪漫缤纷彩,岁月峥嵘锦绣装。
建设兵团耕黑土,情怀使命筑粮仓。
鹧鸪天·处暑-晏几道体
张秀祥(浙江)
夏去秋来暑依炎,高温未退末伏天。时常夜梦思凉意,久在城居盼雨烟。
虫奏乐,蝶翩跹。飞鸿塞北恋江南。骚人泼墨酌诗律,躲进琼楼韵雅篇。
解语花·夏游三峽大坝(秦观体)
周淑慧(深圳)
环球亮举,世纪无双,清水波涛笑。影频美妙。岸花枝、劲舞芬芳闪耀。卉开新貌。人迈步、鸟声尖叫。蝶吐情、归雁飞翔,尽揽风光照。
鲤向龙门宝岛。试比惊魂动,抒怀心表。真诚倾浩。问仓茫、大坝神奇谁造。长廊远道。魚展翅、引群连闹。旭日升、万缕情丝,惹我姿容俏。
江城子·秋韵(苏轼格例)
国玉明(深圳)
一川秋水碧空晴,宇天清。月宫明。万木葱茏,澄澈海湖盈。旅雁排空吹细浪,蝉枝闹,鹤冈惊。
波光潋滟伴山青,暗溪萦。涧泉鸣。沃野千寻,稻菽浪峰行。橘柚鱼虾收获硕,丰年景,舞娉婷。
浣溪沙·秋夜
墨染
轻捲帘钩小院清。风摇翠线舞娉婷。罗鞋小步捉流萤。
月色映妆铅粉腻,水声鸣佩绿衣轻。趁将良夜慢调笙。
清平乐·处暑(感怀篇)
苍狼(深圳)
初秋处暑,岁月蹉跎渡。万里山云江水路,一幅鸿飞镜浦。
乡音未改初衷,强身久练分鬃。豫粤名家砺志;诗情意醉闲翁。
秋日三吟
萧成明
一
一阵秋风一阵凉,漫山枫叶付残阳。
空中蜃市在何处?唯见云层隐雁行。
二
一身翠羽立残荷,双目狰狞透水波。
投石池中鱼反怨,同情弱者又如何?
三
寒蝉凄切怨天凉,街道梧桐叶正黄。
预盼今秋生意好,重装店铺待开张。
七绝·排队
林雪荣
悲怜现实世情凶,淡市萧条奈夹缝。
暴利人多何处闹?求医挂号众长龙。
七绝· 防洪纪念塔
张秀祥(浙江)
矗立江边望九霄,洪流滚滚卷波涛。
英雄塔筑千秋颂,永固金瓯世代骄。
初秋
郑祖明(湖北当阳)
初秋闹市似蒸房,避暑携家百里荒。
自备野炊添雅趣,相机闪烁乐山岗。
秋夜
墨染
水窗傍竹绣帘开,风送清凉自快哉。
一榻荷香甜入睡,君携月色梦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