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海底深106米我创大盾构掘进世界记录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最新消息,昨天8月19日,在广东珠江入海口水域下106米处,随着“深江1号”盾构机,掘进顺利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由中铁十四局负责的“深江铁路”珠江入海口海底隧道顺利抵达海底最深处。这是我国大盾构水下掘进的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海底隧道最深纪录。工程建成后,我国高铁将在百米深海底飞驰。
消息称,全长13.69公里的珠江入海口海底隧道是“深江铁路”重点控制工程。其中,中铁十四局采用一台开挖直径13.42米的“深江1号”盾构机,从东莞向广州南沙方向掘进3590米。据中铁十四局深江铁路项目总工程师介绍,“深江1号”盾构机于2021年12月始发,历时969天一路下坡掘进,最终抵达海底最低点106米处。这是人类海底隧道的最深纪录!
据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专家介绍,全长13.69公里的珠江入海口海底隧道是正在建设的“深江铁路”全线控制性关键工程,采用“矿山法+盾构法”组合施工。目前,开挖直径达13.42米的“深江1号”盾构机从东莞向广州南沙方向,巳掘进3.59公里,先后穿越13种地层、5种复合地质。
据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隧道盾构段最低点位于珠江入海口海水面下106米,最大水压高达1.06兆帕,相当于盾构机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需承受10.6公斤的压力,在国内尚无同等条件的工程经验和设计标准可供参考。针对施工难题,施工团队量身定制“深江1号”盾构机,加强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集中开展超高水压、长距离硬岩掘进刀具快速更换、海底小空间盾构机原位拆解等7项科技创新研究课题,有效确保了盾构机在超高水压、超大埋深、裂隙发育的不良地质段安全高效掘进。
笔者志清今天8月20日凌晨了解到,“深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正线长11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途经深圳、广州、东莞、中山、江门5个市。线路建成通车后,将实现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对进一步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促进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昨天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掘进任务,顺利抵达海平面下106米,这也标志着中国大盾构创下海底水下掘进中国和世界的双重新纪录!这对我国和世界开拓近海海湾、海岛间海底高铁互联互通网意义重大!为此特赋《入塞》为评为纪。
潜伶洋。
土行孙、掘地长。
海床深百米,
盾构似穿肠。
波下廊。
浪下廊。
硬岩流沙水压猖。
怎奈何、基建独王。
旋刀推进隧宽双。
华首彰。
世首彰。
一一2024年8月2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