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文全
红薯,在我们家乡叫山芋,对山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50、60年代,生产队一半多的耕地就是栽种山芋,这种作物抗旱性较好,耐瘠薄,易成活,好管理,产量也不低,在那个农业科技还不进步的时代这是主产作物。
山芋能生鲜吃,能蒸熟吃,切出的薯片晒干后碾磨成面,能制做很多食品,蒸窝头、做汤面、压饸饹……尽管颜色难看(黑色),但吃起来略带一丝甜意。每到秋季生产队社员刨山芋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刨了分到户,男男女女一地人,把分得的山芋用“自制切片机”切成片,有的切半宿,有的切整宿,每次都会有人切破手。第二天再一片片摊撒摆开哂干……,赶上下雨社员们奋不顾身的抢拾山芋干,这是到嘴的粮食呀!回想那场面片片皆辛苦是多么的不易!山芋面在那“计划经济”的时代能解决温饱就立了一大功,从小就听村里一些老人讲,别小瞧我们这里的山芋面,在“瓜菜带”的时候外地闹饥荒挨饿,一些妇女带着孩子背井离乡都往我们这里找。山芋曾救了我们这一方人。
红薯浑身是宝,它的茎叶营养丰富,采下来切碎掺上面粉(玉米面、小麦面等)可蒸着吃,是一道美食,鲜茎叶焯水后可凉拌,也可蛋炒菜……等多种做法。
红薯可用于深加工,制做的淀粉可加工成粉条、粉皮,很多食品的制做离不开它,是宴席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红薯这一传统的农产品尽管种植面积大大缩减,但仍有一些农户保留种植,正因为有所奇缺,更提高了红薯的市场价值,过去一个普通的农产品成为当今讲究时尚营养的特殊农产品。保留老的农作物品种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传承,这些年人们追求极端物质利益,金钱利益,舍弃了很多老作物老品种,一些豆类、谷黍类作物很少种植,要知道,五谷杂粮是人类营养健康,赖以生存的必要食品。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回归大自然,用科学发展观搞好农作物尤其是老传统作物种植,绿色、环保、生态,是我们健康生存,幸福生活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