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驼铃】3232 著名诗人姜群《时光走在流水之上》出版发行。作序║刘川 主播║箫雅 编辑║荆枫

【姜群诗集《时光走在流水之上》出版发行】

由著名诗人、诗潮杂志社主编刘川作序的诗集《时光走在流水之上》已经出版,这是诗人姜群的的第三本个人诗集。也是诗人近些年从几百首已经公开发表的诗里精心挑选的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值得一读。
诗人姜群喜欢在生活中用柔软的文字去刺破坚硬的东西,他认为好的诗歌一定积累了诗人更深层的东西,包括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情结。不要小看几段分行的文字,它概括和要表达的情感太多了,需要我们日常的积累和感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报纸上发表第一首诗到现在有三十多年了,他回想走过的路和坎坷,但是对诗歌的热爱却是始终没有放弃。诗歌已经成为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也请姜群兄继续发光。
《诗潮》主编刘川在这本诗集的序里写到,“我想做回黑暗里的人。”——一本书里,有这样一句,就足够了。因为黑暗足够吞没一个人,只有坚定之人才能在黑暗中稳稳立足。谢默斯·希尼说:“我作诗是为了看清自己,使黑暗发出回声。”人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看清自己。我说的是,看清自己真实的内心。而一个诗人,除了在黑暗中看清自己,还要发声。这种发声,建立诗人在这个世界的“人的坐标”。每个人都不发声,人类就等同于黑暗,每个人也就消失了。因为姜群兄发来的PDF版本不能复制,也就不能一一援引他的句子。但我要说,在黑暗中发声,会使诗人成为一束光。大家自己寻找这束光就好。
也请姜群兄继续发光。

【姜群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诗人微刊执行主编,《诗悦读》诗刊杂志社社长。驼铃诗社创办人兼社长。有近千首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杂志报刊公开发表,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在外刊发表,另有多首诗歌入选年度诗歌选本。作品多次在各级诗歌比赛中获奖,并有多首诗歌入选年度诗歌选刊。

【著名诗人、诗潮杂志社主编刘川作序】
几个关键词——浅读姜群诗集
作者║刘川
1.流水
《西游记》中,一个有趣的细节:孙悟空怒辞弼马温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感到纳闷,明明自己才走几天,为什么几天前追随他的那些猴子都已垂垂老矣。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猴出来解释道:“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之所以谈这个,是想说“上天”可以脱离或变慢时间。写诗,当然属于天马行空、脱离世俗的离地上天行为。因此,一个诗人是不老的。尤其是写诗到了中年之后。因为阅历和经验的累积,中年以后的诗人越发通透与豁达,是可以越活越年轻的,回归童年、成为婴儿也并不难。当姜群将诗集题为“时光走在流水之上”,我当然理解并感受到了其中那样一种不可明说的、因尘世磨砺而给人带来的沧桑感与沉浮感,但我更从中读到了逆流而上寻找初心与源头的回归感——反抗随波逐流,让人返回时光起点。他要通过诗,保留记忆、寻找青春。
2.中年
姜群说,中年以后我只剩一杯酒。其实,中年以后,能从他的诗中看见他的社会担当。他摈弃了小我,剩下的不是一杯酒,而是整个世界。中年是一个具有哲学寓意的名词,它不抽象与空泛。它具体而真实。中年,既是儿子又是父亲,既是社会集体形象又是独立个人。中年人不是没有社会使命的儿童,不是可以快意躺平、随心所欲的老人。中年人写诗,意味着诗人全部的角色与属性的呈现:修齐治平。《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诗人这里,从个人到家国天下,都要通过句子完成。所以,只有中年写作才是完整写作。那是身份的必然要求。读姜群的句子,“如果爱一个人,就带她到杭州”。当然,我的理解是,他写的杭州不仅仅是杭州,而是任何一个美好之地。爱一个人,给他肩膀,陪她行走。中年是一种真实行走,而不是眺望的姿态。中年写作就是这样。它应该是一种行动力,而不是修辞力、幻想力与虚构力。
3.美玉
《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话是说,作为一个君子,身上应该始终佩戴一块美玉;若是没有佩戴美玉,得有个特殊理由。 “比德”,是儒家思想中表达君子品质的重要方式。《诗经》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古人已将美玉当成君子象征。姜群将美玉更加具象。他说,“有种爱,像玉一样美”。这种爱可以私可以小,成为男女之爱;也可以公可以博大,成为人人之情。君子可大可小,因为君子不器。君子如玉但不止于佩戴一块美玉,当君子大爱无疆,君子就可以放弃佩戴美玉这一种外在的肤浅形式。姜群是古玩行里的专家,每天都可以遇到和把玩美玉,但他的追求的却是,在心里养一块玉。
4.抒情
史铁生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沈阳人姜群书写沈阳,当然题材取于生活实际——他真实感受到的每天都在变化的沈阳;但他能够不陷入地域写作的琐碎与扁平,而处理成一种深度情怀。通过生活细节(而不停留在生活细节)进入广阔的心灵维度,这是他的书写能力。他是一个热爱抒情的诗人。抒情不是今天诗歌写作的主流。但不影响一个人继续使用它——如果这个诗人足够真诚,而不矫情与滥情。面对故乡,怎么跪下来礼拜与书写,都是对的。
5.光
“我想做回黑暗里的人。”——一本书里,有这样一句,就足够了。因为黑暗足够吞没一个人,只有坚定之人才能在黑暗中稳稳立足。谢默斯·希尼说:“我作诗是为了看清自己,使黑暗发出回声。”人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看清自己。我说的是,看清自己真实的内心。而一个诗人,除了在黑暗中看清自己,还要发声。这种发声,建立诗人在这个世界的“人的坐标”。每个人都不发声,人类就等同于黑暗,每个人也就消失了。因为姜群兄发来的PDF版本不能复制,也就不能一一援引他的句子。但我要说,在黑暗中发声,会使诗人成为一束光。大家自己寻找这束光就好。
也请姜群兄继续发光。
【序作者刘川简介】
刘川,1975年生,祖籍辽宁省阜新县。曾获徐志摩诗歌奖、人民文学奖、辽宁文学奖等。著有诗集《拯救火车》《大街上》《打狗棒》《大富贵图》《刘川诗选》等。现居沈阳。 《诗潮》杂志主编。
。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