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山散记
文/王琢玉
这个城市,人无论在哪里,总是抬起头便能看到连绵的山,淡淡的烟,浅浅的雾。
山,围绕着这个城市。几乎每一个村镇,都靠着山。有山必有水。这个城市里,四方的水很是不同。这面的水既像是沉睡的蟒蛇,沧桑神秘,又像是翡翠色的绸缎,还像墨绿色的镜子,倒映着千山万山,千树万树;那面嶙峋的大石头横亘着,截断了四处奔腾的水流,似千年的海龟搁浅在水湾,岩石的缝隙里,几株不肯折腰的生命不知经受了多少的风吹水蚀,竟愈发葱葱,但也有受不住的,变得蔫儿黄枯萎,却也为山里平增了几分秋意;另一面的水被左右山壁裹挟着,大有怒发冲冠之势,呼啸而来,真是天来之水!浪花四溅,拔剑击壁而起,腾空振鼓漫舞。 高峻不言,万象兼容,哪一滴水不是山铸造的?水利万物,上善若水,山之秀美便是水描绘的。
秋天,山顶上徘徊着不愿离去的云,乌云与山峰相接。举目四望,山涧里的北风,燃着了满山的青葱和无边无际的荒野,层林尽染。白色的飞鸟绕着山体,久久不去。听闻此山有古刹,我沿着路标往深处走去。沿路是灰墙红瓦,砖砌的栅栏残破不堪,许是很久没有人住。远远地,我看到了古刹一角,金黄色的银杏树倚靠在红墙之上,飞檐斗角。我估摸着再走不多时便到了,结果一重又一重台阶,直到夕阳西下,才到了古寺门口。碰巧,寺门恰关了,我便揣着满心遗憾下了山。日暮苍山,淡蓝的天,橙黄的小灯,别有一番禅意。好不容易空出来闲暇时刻,我心悸动不已,早早起床梳洗,蹬着车子便往山那边去了。眼瞅着快到了,可恨的车子竟掉了锁链,我懊恼着,却不得不找了个修车铺子,把车寄存在此。我寻思了半天,迈开腿,往山那边跑去。结果,这段上山的路似乎变得短了不少,我大汗淋漓,气喘如耕牛,寺里竟还没开门!
等了一盏茶凉的功夫,寺门开了。石头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的。锦鲤在清澈的池中有石可栖,古树奕奕,古木森森,时闻鸟鸣,却总不见踪影。山中古刹,幽静寂然,少有香客。若是孤单,来此处坐坐,心便是好了许多。历史是青铜色的,厚重清脆,氤氲的香炉,时近时远的梵音与木鱼声,如同洪钟,须臾光阴,恍如隔世。数千年人来人往,缥缈若影,有的人上山,有的下山,有的人熠熠自得,有的人彷徨若失,有的人来还愿,有的人来祈愿。
山的概念很大,很空旷。它让人摸不清,在山体之下,是否有龙骨?在山顶之上,是否有渡劫的神仙?但是它又让人摸得清,山是人赖以生存的神,每座山都是可供栖息的须弥胜境。山上有可治病救人的中草药,有本就归于自然可以和平共处的生灵万物,更有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名篇佳作,有圣人有古人刻下的步履。山不像海一样,山更多的时候,是安静的,是宽容的,是慈悲的,更是博爱的。
这个城市并不热烈,就像山一样;这个城市的人可能平凡,但也像山一样,无论黑夜多么久多么冷,每天都安静祥和,等待温暖的日出。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