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路子。
思,尽是困难;行,才有答案。
2
想到与做到,
路隔千万条。
3
听过看过,不算学过;
思过讲过,才算学过;
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
4
不是学好了再去用、再去做、再去创、再去教,而是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教中学。用就是学!做就是学!创就是学!教就是学!
5
一次实实在在的做,
胜过千万次的不停说。
6
思一千,想一万,没有行动是扯淡。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践行都完蛋。
7
千百次的“说道德”,
远不及一次“做道德”!
8
跟(找)正确的人,
做正确的事,
把正确的事做正确。
9
做字人为首,做中见人品;
做事做学问,都是在做人。
10
不是瞄准了再打枪,
而是先打枪,后瞄准。
11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与其绞尽脑汁,不如马上行动。
12
高分是高快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副产品。
13
事事落实,时时坚持,人人成功。
14
学习不会思和做,好比白云空中过;
学习不会用和教,好比楼阁天上飘。
15
学用学用,要学要用;只学不用,会变笨虫。运用运用,要运要用;只运不用,难以成功。学创学创,要学要创;只学不创,没有希望。
16
书读万卷而不用,恰似知识搬运工。
路行万里而不思,好比行走一僵尸。
17
做最好的自己,包括了做最真的自己,做最善的自己,做最美的自己。这里的“最”是一种极致,容不得半点沙子和水分!
18
把当下的每一个时刻做到最好,就是在做最好的自己。无数个“当下最好的自己”自然会构成“一生最好的自己”!
19
我始终相信:在雪崩面前,人若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没命了!在竞争对手面前,运动员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与冠军无缘了!在强敌面前,军人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被剿灭了!在高考场中,考生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与大学无缘了!在原则规矩面前,你如不做最好的自己,你可能就被别人嫌弃了!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艺术”无异于烟幕弹、迷魂汤,听多了,会让人放松警惕,丧失战斗力的!
20
人要活在当下,要在瞬间,做最好的自己。真假一瞬间,善恶一瞬间,美丑一瞬间。一个人在这一瞬间里,真战胜假,善战胜恶,美战胜丑,他就做了最好的自己!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在做最好的自己!无数个瞬间都在做最好的自己的人,他的人生也一定是做了最好的自己!人一旦在某一瞬间(因病,因车祸,因地震,因战争……)停止了呼吸,就也不能再做最好的自己。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乃人生正理,死不足惜。
21
我谈的是当下,辛勤老师谈的是未来。我谈的是一种眼前的选择性与可能性,辛老师谈的是长远的渐变性与可能性。当下的(瞬间的)“最好的自己”是这样的:1、遵守规则,守住原则,实现“心灵的刹车”。如,辛勤写的《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2、立刻的觉醒和顿悟。如,灵感来临,思如泉涌;再如,浪子回头金不换。3、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如临危不惧,见义勇为;再如,知难而进,迎难而上。4、生命在场的一种爆发力。如,高快演讲,高快作文,高快做事,考场高分完卷。5、当下的身体无恙,心情舒畅。如,体质良好,体能旺盛;心灵透亮,心胸宽广。
22
“做”能让老师的“导”和学生的“思”落地。做,能将新课标的无数颗“珍珠”(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大观念、大概念、大任务、大单元、情境性、真实性……)穿在一起,形成一串熠熠生辉、价值连城的大项链,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定格到永远。
23
“导”和“思”的目的是“做(运用、实践、创新、教学)”,没有“做”,“导”和“思”就会成为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24
新课标指出: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新课标特别强调“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的论断用到了极致,需要师生躬身践行,但是也别忘了“学中做”“学中用”“学中创”的策略,以及“学后做”“学后用”“学后创”,尤其是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掌握了某些知识之后的运用、实践、创新、教学。
25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知识的升华。学是做的基础,做是学的大厦。先做人,还是先做事(学问)?做事(做学问)的过程就是做人的过程;做事(做学问)的品质,就是做人的品质;做人的品质,其实也是在做事做学问中体现的。一个连事情(学问)都做不好的人,也是做不好人的。若把做人与做事(做学问)分个谁先谁后,往往会造成认知的偏差、人生的错乱。“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让人实现“做人、做事、做学问”三位一体。
26
很多时候,能不能做成事情,往往不取决于“能不能做”,而是“敢干不敢做”。“能不能做”只是能力问题,“敢干不敢做”则是魄力问题。
27
看准了一件事情,
就要全力以赴去做。
没有方向,必然迷茫;
东想西想,肯定碰墙,
忘掉自我,才有快乐;
斤斤计较,快乐跑掉。
28
一件事情,只要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资源)去做,几乎都能成功在握。即使成不了,也能获得快乐,增长智慧,拥抱幸福。
29
事情,只要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是最晚的。看准了的事,就大胆去做,若迟疑一步,就会错过许多机会。
30
把想清楚的写出来,你就会加深理解;
把想清楚的写出来,你就会得到升华;
把想清楚的写出来,你就会得到完善。
31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创新做,
创新的事情快乐做,快乐的事情一辈子做。

孟国泰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继教学院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研究院原院长、兼职教授,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总校长,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创始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奠基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者、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封面人物。被誉为“教育创新英雄”“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中国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部课程中心网站》《中国文化报》《德育报》《新教育》等50余家新闻媒体均对孟国泰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进行过诸多宣传和报道。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