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念父》
唐增虎(山东)
我父唐锡臣于公元二零零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午夜三时十四分二十四秒,因痪肺癌经多方医治无效病故,享年七十一岁。年轻时,积极参加爱国活动并加入共青团,响应号召跨过鸭路江抗美援朝,当坦克兵,多次受表彰,荣立集体三等功。五三年转业到山东铝厂(注:五零一兵工厂)从事车工;六七年调淄博红卫电机厂,先后干车工、模型、洗床、钳工,后勤管理工作。一生为国家尽了力,为子女操碎了心,无愧于所有与之相识的人。
病重期间,母亲及子女和儿媳妇、女婿及亲朋好友都作了力所能及的事。子妹四人做到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尽了心,行了孝。按照生前遗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落叶归根。经由淄博第四人民医院静身、穿衣、守夜、悼告、跪拜、摔碗、起灵、引路至殡仪馆,将遗体放灵堂水晶棺后,到家持服带孝跪迎亲朋好友,前来致哀的有各单位领导、亲属、同事、朋友过百人,三十多辆车,间接悼念的几百人,这也是老人和子女平时的人缘,从一个方面也看到了人情事故的风度,这也是一个红白公事账,将来一定的报还,不能做不仁不义的小人,要多行善事,助人为乐,只有刮下春风,方能接秋雨,记住:诚可信、孝可交的做人原则。按旧传统应守灵三天,等到远方亲属到齐,瞻仰遗容后,方可出殡,但现在是新事新办,当日出殡,守灵位三日。9时,由排行老大的我点燃香火,在床前转三圈,说三遍让老人灵魂跟着走的引路话,到各房间走一圈,让他最后看一下自己曾生活的地方后至灵位前,晚辈们磕三个头后,主持一声:“请灵位”,我抱遗像、老二抱灵位牌、老三抱火盆,三个媳妇们各捧米碗,姑娘捧僵水一起下楼后,朝西摔碎表示送别,按说:姑爷应“三拜九叩”行大礼,现在很少有人会,也就勉为其难了,让他为岳父磕三个头表了心意。我乖车带路去火葬厂,在灵堂举行追悼会,我在前列队,在哀乐声伴随下,由手持花圈的礼仪带领缓缓走入灵堂,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在我们的痛哭与哀乐声中,最后一次向遗体告别。当看到老人家安祥地躺在水晶棺中时,如同平时睡觉一样,是那么宁静,就象主持人对他的生评所说:心地善良、工作认真、爱党爱国、为人耿直、艰苦奋斗、对人真诚、无愧于所有的人们。大家更感到素慕,子女感到欣慰地在灵堂西边列队站立,向来宾致谢,他老人家已放心地走了,去找他老母亲报到了;亲朋、领导和好友向遗体三鞠躬,与我们握手致意,说声:“节哀顺便”的话,到饭店用餐。火化后,将花圈、童男玉女、纸车、纸马和万宝箱、金银元宝、刀纸等燃烧,由姑姑培伴,老三抱白玉骨灰盒驱车前往泰安,沿途逢过十字路口、桥梁、河流、转弯处均撒纸钱,说几声让路边小鬼不要拦路,行个方便的话。当进入泰安地界,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小雨,使人感到苍天在为奔波一生归来的臣子落泪。二时左右,来到垡庙北门东四叔家路口,这时雨已停,下,只是阴云笼罩,早已在贡桌前等候的亲人及生前好友,平辈以上的站立,晚辈跪迎灵位。只见,贡桌上摆放着有:鸡、鱼、肉、水果和猪头及香炉,当主持点燃三柱高香,插入炉中,依次由前来祭典的亲朋双手持香三叩首后点燃上香,我们在旁烧纸跪谢。此时,香烟在遗像周围缭绕,仿佛在为其祷告,又似在为亲人祝福!礼毕,上山至红庙处,由锡来叔迎接,我手持引路棒登上奇曲弯折的羊肠小山路,跨过两山间的小溪,进入茂密的松树林,来到半山腰的祖坟处,先祭典奶奶后,在她的南边六米处早已修好的父亲坟墓前,举行了入葬仪式,下葬骨灰盒,在北墙放灵位,在骨灰盒上放大遗像,然后将绣有龙凤的专用绸缎布盖上,在布上放二刀烧纸、二把香、四个金元宝、四个银元宝、六个古钱、八张天府银行大面额纸币;在西间放入生活用品及洗涮用品,有筷子、碗、镜子等,然后坟口盖上石板,我带头用铣上三下土,大家一起将其埋葬成圆锥型坟墓。分长幼先后由南向北在贡台前叩首三遍,贡桌上摆放着亡者生前爱吃爱喝的食物酒茶,长者口中振振有词,述说死者生前主要生凭,礼毕,在坟头上用石头压一刀纸,倒三杯酒向天举祭天,省下的绕坟倒三圈祭地神和小鬼及亡者,四时十四分在泰山祖坟处下葬完毕。回来的路上,我们一步一回首依依不舍,刚走几步,一不小心被石头拌了一脚,仿佛他老人家在提醒我:别挂念了,走好你的路吧!亲爱的父亲大人,你就这样离开了我们,让你在这深山幽静之处安息,好在有奶奶培伴着你,来年的今天,我们一定来看你,为你上坟扫墓、献花烧纸,请你不要送我们了,我们会好好活着,你就放心的去吧。



唐增虎,1958年生,汉族,大学本科,山东泰安人,国网山东电力淄博供电公司退休,工程师,技师,用电专家,电工培训中心校长。自小爱好散文诗歌,多年来在报刊发表近三百篇。系淄博散文学会监事长,淄博哲学学会理事,山东收藏家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诗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半月刊特约作家;官方艺术国礼鉴定顾问;中国诗人作家网会员,世界诗歌联盟创作集团副总裁。
被誉为:新时代人民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荣获:《新绪杯》金奖,签约诗人和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