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在党的富民政策春风吹拂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饱穿暖已经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了。现在的人,已然朝着更新更好的高质量生活阔步迈进。
但是,现在的我们富了,又该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是富足的物质,还是精神财富,这应该是每个做家长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如今,绝大多数做父母的,起早贪黑,省吃俭用,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上几个钱,其目的就是想为子女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更何况很多家庭是独生子生,孩子们便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方方面面都依着顺从,爷爷奶奶们更是心疼娇惯他们,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过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宠爱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逸恶劳可气,缺乏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勤俭节约的作风。久而欠之,不仅坐山吃空,把父母赚来的积蓄挥霍殆尽。更有甚者,走上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犯罪道路,给家庭给父母带来无尽的伤害痛苦。
关心关爱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做为家长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过分的溺爱,其实是在把他们推向黑暗的深渊。所以说,父母做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要从小培养他们勤奋上进、独立生活、孝顺懂恩的好习惯。“家有万金,不如贤子一个。”最好的给予,就是健康向上的高尚品德,这才是孩子未来人生路上用之不尽的财富。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