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中元节抒怀
(仄起首押,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
2024.8.18
时至中元情意绵,孟秋十五墓碑前。
缅怀先祖祭亡故,续火烧香问九天。
跪拜祈求儿女旺,叩头期盼冒青烟。
心心念念长吟咏,笑貌音言梦幻先。
(平起首押,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西安)
2024.8.18
夏莲渐变菊花丛,缅我先人孝道同。
传播家风千百载,创新孝礼慕初衷。
烛香燃尽祈康福,数典心宽祷路通。
万代千年香火续,人生四季颂东风。
(仄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西安)
2024.8.18
辞夏初秋今中元,梦回故土弟门前。
深深哀悼冢坟地,两地他乡祭祀欢。
松树长陪无悔怨,傲然玉立亮庄园。
泪湿枕上哭惊醒,缘是常思宗祖连。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西安)
2024.8.18(古7月15日)
康乾盛世好,神宇傲游天。
山河依旧,主席离世卌余年。难忘一身军绿。
指点流年战火,数九怎知寒。
思想能平乱。光亮照人间。
多少年,灯光秀,夜难眠。
全民诸事,筹运帷幄夙梦圆。
扫尽污泥旧土,历尽沧桑尘俗,万事顺能全。想主席金语,思念动心弦。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虽然这个节日并不是那么有名气,但它的节俗却很丰富,内蕴深广,包含了我国与佛、道,以及儒家的文化理念。
中元节又称“鬼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的名字起源于北魏。在佛教来讲,七月十五这一天叫盂兰盆节,起源于梁武帝。 在儒家来讲,七月十五是祭祀祖先弘扬孝道的日子。中元节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所以这天的节俗非常丰富,主要有下面这六种。
民间传说在七月十五这一天,祖先的灵魂会返回家中,探望自己的子孙,所以人们就需要祭祖。祭祖的仪式有很多种,或者上坟烧纸,或者在家供奉祭品,或者放河灯。有的地方还有一些特定的仪式,在这天晚上接祖先灵魂回家,每天早、中、晚三次供养祖先饭食,一直到七月底送回为止。
二、中原普度
民间传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魂,游荡于天地之间。中原普度,就是为了祭拜那些没有后代子孙祭祀的孤魂野鬼,让它们也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博爱”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人们在农历七月一日至三十日之间,会摆出各种祭品祭祀这些鬼魂,并祈愿平安吉祥,风调雨顺。
放河灯,也称“放水灯”、“放江灯”,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俗。河灯,也叫荷花灯,因为这种灯的底座经常是用纸片、木头做成莲花瓣形状的,甚至有时候就直接用荷叶做成底座。放河灯的时候,人们点燃灯座上的灯盏或者蜡烛,任其在江河湖海中漂亮浮沉。传说这样就可以将一切亡灵超度到理想的彼岸世界。
四、放焰口
放焰口是一种佛教的仪式,是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的法事。按佛教的说法,向饿鬼布施食物就叫作放焰口。法事结束后,人们还会在自家门口烧香祭拜,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元节祭祀活动结束以后,还有一项娱乐活动——投标福物。这些福物都是组织祭祀活动的会员以及热心人士捐赠出来的,品种花样很多,比如生活用品;儿童玩具、元宝、米桶等等。因为相信“标”到一件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福运,所以大家都很慷慨,这些开标的款项,一般会作为慈善资金,也可以为下一届中元节活动积累资金。
六、抢孤
抢孤是一种民间的庙会活动,一般在中元祭祀之后,主持人就会一声令下,把祭祀的供品提供给人们抢夺,这就叫“抢孤”。传说因为七月中原普度,很多鬼聚集在此分享供品,为了防止这些鬼魂流连忘返,大家就发明了这项“抢孤”活动,当这些鬼魂看到那些比他们还凶猛的人在抢夺供品时,就会吓得四散奔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