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天井湾
宋文东
前几天,我看到网友发的泰山后山天龙水库瀑布的视频,在感觉到震撼的同时,不由地想起水库上游的世外桃源——天井湾。当时我就想,天龙水库的瀑布这么欢,那么天井湾的瀑布肯定也差不了,因此便有了再去看看的想法。可是一想起泰山的防火检查,我就有点怵头。但又听驴友说,今年雨水比较多,泰山后山的防火管得松了,你看朋友圈就明白了。
8月11日一早,我们一伙驴友在济南分水岭集合齐了,然后拼车往泰山后山赶去。但是我们从药乡山岭上下山,刚进入泰安地界不远,路就被一道铁皮墙拦住了。同车的驴友辰桑说,他前几天刚从这里走过,前面有一座桥梁被山洪冲垮了。我们不得已便改道上了盘山公路。看导航到目的地也远不了几公里的路,只是在盘山公路上车速快不起来罢了。
8点半多一点,忽然听到了天龙水库瀑布发出的轰轰的响声,我知道目的地快到了,心里竟然有点小激动。几分钟后,我们在经过天龙水库大坝时,我瞥见大坝上那珠帘似的瀑布雄姿,心情颇为愉悦,不由地赞叹:真美啊!

大家在天井湾山庄门前停下车。以前来,只要我们把车停在停车位上,山庄人员都要过来理论一番,如果中午不在他们山庄用餐就不让停车。这次来,我们都把车停在了车位上,却没人来过问,山庄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我们本来不打算中午在这里用餐的,见此情景便改变了主意。君哥跟饭店老板娘打了个招呼,顺便提了个小要求,让老板娘跟防火站的人员通融下让我们去天井湾看看瀑布,并保证不给他们惹事。看得出来老板娘有点为难,她踌躇了一会儿说,现在防火管得还是挺严,我试试看吧。不过你们都得空手进。君哥说,不让背包,我们带的西瓜、水等东西咋办?我明白了老板娘的意思,插话说,如果我们不从山谷里进,爬山去呢?老板娘说,那样可以。
众驴离开山庄,开始爬山。

上山的路被大雨冲的许多地方已经看不出来了,不过还有依稀的痕迹可循。但越往上,小路痕迹越不明显,不是被水冲毁,就是都被茂密的青草和灌木侵占,比较难行。
爬上山脊,众驴歇息一会。很久没有跟队爬山的驴友悟尘落在最后,爬上山脊后跟我提出,因体力不济,就不拖大家的后腿了。竹杖芒鞋说,他也感觉有点累,决定陪着悟尘在山上休息会儿就下山等着我们。我指指西面的山脊说,咱们不爬前面那座山峰,只需爬上峰南面那处山脊,就下山沟,后面仅剩下一点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拔高了,你们不去太可惜了,还是坚持下吧。
站在山脊上,南眺泰山群峰,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连绵逶迤,高耸入云,斑斓多姿,我是看上千眼也不觉得厌烦。回瞩天龙水库,青山环抱,绿树掩映,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小巧碧玉,镶嵌在山坳里,闪闪发亮,美丽迷人。


休息会儿,众驴继续爬山。大家沿着山脊上的松林小径,踏着绵软的松针,就像踏在厚厚的地毯上一般,很是舒服。

“地毯”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蘑菇,但除了泰山松蛾、木耳、云耳、灵芝等几样以外,别的菌类我认识的实在不多。一种类似粗壮的黄豆芽似的蘑菇生的比较多,分外惹眼,我请教身边的驴友却没人认识。我只好请教《形色》,结果《形色》也没有答案。我知道《形色》也不是万能的。再寻找书亭请教,他却已经离得远了,只好作罢。我们经常在山上行走,众驴都有一个共识,山上的许多蘑菇都有极强的毒性,因此不认识的蘑菇千万不要采摘,更不能带回家食用,否则中了毒后悔就晚了。
山上的野生韭菜这一带也特别多,有驴友说,野生韭菜比种植的韭菜营养价值更高,属于纯粹的绿色无污染无公害食品,回家包水饺、炒鸡蛋、打鸡蛋汤都是很好的食材,具有滋阴壮阳的功效,一般的山上并不多见。我认同这个说法。

众驴过了一道铁丝网,开始下山。下到沟底,又上了对岸山坡,往南穿过一大片老栗子林,就到了天井湾淌下来的那条山溪边了。
溪水清澈碧透,急湍汹涌,浪花翻滚,洁白如雪,令人顿生剥光衣服钻进水里洗浴纳凉的冲动。尽管溪水不深,但如何蹚过去却成了难题。有身体敏捷的驴友踏着水里的石头跳跃着就过去了,但像我们这些年龄稍大一点的就不敢冒险了。有驴友脱了鞋子、挽上裤腿蹚了过去。为了安全起见,我也选择了蹚水,但是却穿着鞋子,甚至连裤腿也未挽就下水了。因为我穿的是速干衣,即使湿了也不要紧,在这种天气一会儿就干了。至于穿鞋涉水,则可以保证足底的安全无虞。

众驴都过了河,爬上山溪边的一段山崖,继续往天井湾瀑布前进。远远地就听见了那澎湃欢腾的瀑布声响,大家的脚步也更快了。到了瀑布近前,站在高高的“井”崖边上俯瞰瀑布,只见那瀑布从20多米高的悬崖上奔腾而下,犹如千军万马一般,冲入“井”底,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远播几百米远。
瀑布有两股,西面那股来自卖饭棚方向,有10几米宽,20几米高,水势浩大,响声震天,甚为壮观。南面那股瀑布与西面的瀑布相距五六米远,是从鹞子沟方向来的,稍窄,有二三米宽,但水势更为集中急湍,气势宏大,像一根水柱挂在崖壁上。我夏天来看过几次了,这瀑布是迄今水势最大最壮观的一次,也算饱了眼福,不虚此行。

南面的瀑流是经过一面巨大的石坪,才冲下天井湾的。那石坪南北长达五六十米,东西宽二三十米,坡度由东向西倾斜,稍缓,坦荡如砥,比较少见。石坪上面嵌满了华丽的泰山石花纹,像一根根钢筋似的嵌在石坪里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水流从鹞子沟上游淌到这里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股“玉龙”,靠着西边石崖根疯狂北去。那水流是那么地洁白,那么地透明,仿佛我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洁净如斯。我坐在“玉龙”身边一边漂洗毛巾,一边擦汗,顿觉清爽无比。尤其是坐在水边耳听瀑声如雷,眼观蓝天白云,环视青山美石,我竟然有种醉了的感觉。这哪里是山水,分明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啊!我多么想就这样在这里坐上一天,半天也行,那该有多美呀!

好梦、豌豆花、会笑等几位女驴友在水边玩起了水枪,像小孩子一般你呲我,我呲你,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我们在石坪上休憩的无辜者也偶尔遭到她们的突然袭击,那呲到脸上身上的一阵阵清凉顿时传遍全身,尽管稍有暂时的不适,却是实实在在的惬意无比。玩完水枪,她们又玩起了花样,仿佛都回到了纯真无邪的顽童时代。

辰桑跟我提出要去卖饭棚方向看看上面那个大瀑布。我也是来了几次,竟然一次也没有到,这个提议与我不谋而合。也许是去上面的瀑布路难走的缘故,抑或是驴友们都被那醉人的清流吸引住了,我们仅有5位驴友去了。如果从石坪上跨过那条“玉龙”,爬上沟西崖会便捷一些,但是那急流有点悚人,也无处下脚,我们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宁可多绕几步路,也不去冒这个险。我们绕到大石坪上面寻找过沟的路。但沟里的巨石横七竖八,下面还有溪流潺潺地流淌,坎坷难行。我们小心翼翼地攀上趋下,慢慢地跻身西岸一处阜地。回瞰石坪上的那条“玉龙”,因为视角的不同,景色自然有了变化,感觉更加生动迷人了。

继续前行,遇到一面石坡,比较陡峭,下面是悬崖峭壁,对于我来说下去有点困难。辰桑率先下去,他知道我恐高,就在下面做保护,我才慢慢地溜下去。到了那个大瀑布下面,仰眺那道长长的石坡顶端,只见清碧的瀑流奔腾而下,形成了一道10几米宽,六七十米高的大瀑布,恰似从天上挂下来的一般,煞是壮观。瀑布在下端分成两大部分,因为我靠得比较近,那些瀑水犹如天女散花般落在下面的水湾里。有些瀑水跌在坚石上犹如乱箭四射,以至于我的脸上、身上也溅了许多的水珠,感觉像下小雨似的颇为舒爽。

看了瀑布,我们原路返回。我见辰桑没有去爬前面那些巨石,而是走捷径,爬到了石坪西边的一块巨石上,一跃跳过“玉龙”,回到了石坪上,让我很是佩服。书亭也跟着跳了过去。我也跟了过去。面对“玉龙”,我担心一旦跳到了水边上,那滑倒的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犹犹豫豫,不敢起跳。回想起刚才女驴友么么就在此处滑倒的情景,我是心有余悸。如果不是么么反应快,及时抓住了岸边的巨石,那就太危险了。当时把众驴都惊得不轻。驴友们都了解我的脾性,辰桑、老丁、书亭、大发等几位驴友都主动地过来手拉手组成人墙,以保证我的安全,让我很是感动。我平安地回到石坪上,后面的两位驴友也安全地过了这道难关。其实在山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断崖之类的困难,无论是攀上还是趣下,大家都是相互帮助,一起渡过难关。

见时间已经过了11点半,到了该跟天井湾说再见的时候了。大家按照惯例在瀑布东边的崖坡上来一张合影留作纪念,然后去天井湾山庄聚餐。

到了山庄,已经接近12点半了。我们一早来时,山庄内外还空空荡荡,现在却已经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给人仿佛从桃花源又回到了人间的感觉。我们20位驴友,饭店里没有大房间接待,只好在帐篷下用4张饭桌拼了一张大饭桌。却又没有转盘,夹菜都不方便。辰桑自告奋勇当起了分菜师傅,每上一道菜,他就一一地分给大家,也倒卫生、比转盘实用多了,只是辛苦了辰桑。驴友们就像一家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大快朵颐,其乐无穷!

(本文照片借用了部分驴友之摄影作品,在此致谢!)
2024年8月15日
作者简介:宋文东,笔名齐牛,山东莱阳人。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写作学会、山东省作协会员。参加各种征文,偶有获奖。著有散文集《故乡的那条胡同》和《行走漫记》。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