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如皋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
傅济生
今天是《如皋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真是感慨万千。
《红楼梦》的研究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领域,它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民俗学以及作者和版本考证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 思想背景研究:《红楼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包括对明末以来男女真情、个性自由等传统命题的探索,以及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
2. 文本研究:包括对《红楼梦》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如脂批本的价值分析,以及探佚学和脂学的研究。周汝昌等学者强调了科学方法在研究《红楼梦》时的重要性;
3. 诗词歌赋鉴赏:《红楼梦》中蕴含丰富的诗词歌赋,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鉴赏和研究是红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方言和风俗物品研究:书中详细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用品,某地的独有方言的字词,如“(Kie)和(chuáng)”,稿子(杲昃)、捣鬼等等,都是如皋土语方言特殊的字、词,以及烧包袱等风俗物品。这些内容为研究明末清初年代的社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5. 作者考证:研究“曹雪芹”到底是谁,是真名还是笔名?是谁的笔名?从而进一步研究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探讨作者的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6. 哲学和文化研究:红学不仅是一门学问,它还涉及到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如直观、联想、推测等非严格科学的研究方法;
7. 跨学科研究:《红楼梦》的研究不局限于文艺学、小说学等单一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如地理学、物理学、数学等都有交集;
8. 社会和政治寓意:一些研究者认为《红楼梦》中含有反清复明的社会和政治寓意,通过对这些寓意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9. 心理学分析: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发展,探讨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变化;
10. 艺术表现手法:研究《红楼梦》的艺术手法,如叙事结构、描写技巧、象征手法等;
11. 影响研究:《红楼梦》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接受情况;
12. 比较研究:将《红楼梦》与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领域,它不仅关注文本本身的解读,还涉及到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文价值。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这部伟大文学作品提供了多角度的视野和深层次的思考。
《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十年来一贯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强调“双百”方针,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而且给我们増强了信心。在领导的热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与、指导和推动下,通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在这十年的研究探讨中,不仅仅研究“曹雪芹”到底是谁,是真名还是笔名?是谁的笔名?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探讨作者的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同时,也对思想背景研究、文本研究、神话起源、诗词曲赋、文化传承、文学典故、祭奠文化、婚礼文化、器物(鼎、瓷、服饰、)文化、官员习俗、舞台艺术、文字游戏、酒、茶、礼仪、以及方言和风俗物品研究、跨学科研究、社会和政治寓意、艺术表现手法(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幻中有幻、万境如梦)等,並结合冒辟疆的其他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纵观十年来《如皋红楼梦研究会》的数百篇文章,琳琅满目,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从2014年8月18日如皋红楼梦研究会成立以来,《如皋红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冒辟疆著作红楼梦探源》《悬案不悬冒辟疆著作红楼梦七十三证》《冒辟疆著作红楼梦杂谈》《红楼梦中的如皋历史文化》《新考证红学》等书籍,以及数种期刊几百篇文章,有些作品是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从《红楼梦》成书的年代和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巨匠,官宦门第、书香子弟,社交广泛,精於医卜、巫娼都通,熟悉女性,善待女友,有丰富的女性故事、人生坎坷、风尘碌碌、并从如皋方言、板鹞风筝、女儿墙、小花枝巷、人物影射、诗词引用、对联暗谕、画轴寓意、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服饰、发型、树木花卉、建筑风格、水系、两府一园、昆剧家班、私家尼姑庵、水绘园的涩浪坡,就是贾母赏月坡……”等等方面与《红楼梦》进行比较、对照、探讨、论证《石头记》(红楼梦)甲戌本是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年,“曹雪芹”是冒辟疆的笔名。
研究认为《红楼梦》的大观园即如皋水绘园;如皋方言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冒辟疆全集》中有多处能证明冒辟疆著作《红楼梦》;冒氏族谱中的人名有十多人和贾家人名相同,如:“冒演、冒法、冒化、冒敷、冒敬、冒政、冒敏、冒兰、冒珍、冒琏等”
;刘姥姥的原型在如皋;还有董小宛就是林黛玉,……等等。大多是从《冒辟疆全集》和《红楼梦》中论证其中的关联,会员之间能夠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对某些方面虽然观点不同却能兼容,可以提出质疑,但不相互否定。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研究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领域,只要主题是研究《红楼梦》”,就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必须团结一致,每一件研究成果都是“如皋红学”这座大厦的一砖一瓦,可以说,“如皋红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颠覆历史的,觉得新鲜也好,感到奇异也罷,我自查之有据,言之有理。研究会作为一个学术性或专业性的组织,而研究工作,是要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已经解决的、有定论的问题,就无需再研究了。所以我们对各自的研究成果,不比谁优谁劣,更不争谁对谁错,大家对“如皋红学”都做了贡献,都付出了心血汗水。
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同志在《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
简单录其标题如下:
“观点一:胡适“考证”认定《红楼梦》的作者是北京西山“曹雪芹”,既缺乏依据,又违背常理的。
观点二:要弄清《红楼梦》的作者是哪个,首先要弄懂《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观点三:《红楼梦》何时问世?这是判断此书作者的一个关键问题。
观点四:《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获得巨大成功,其作者的人生历程必然是非同寻常的。
观点五:《红楼梦》中塑造的“大观园”艺术典型的原型在哪里?这是我们寻找《红楼梦》作者的必寻之地。
观点六:《红楼梦》的文学成就登峰造极,其作者必然是文学功底深厚,艺术才华横溢的天才人物。
观点七:《红楼梦》全书的乡土烙印,这是《红楼梦》作者的独特标志。
观点八:抓住蛛丝马迹,做出认定《红楼梦》作者的精准文章。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我们只能采取特别的思路去破解它。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冒辟疆创作《红楼梦》的一系列具体证据。”
对此,顾浩书记又列出了“十大证据”,仅录其标题如下:
“(1)有石作证。
(2)有文作证。
(3)有诗作证。
(4)有碑作证。
(5)有诔作证。
(6)有楼作证。
(7)有言作证。
(8)有信作证。
(9)有书作证。
(10)有人作证。”
今天笔者将2020年6月16日顾浩书记在《如皋红楼梦研究会》的讲话节录如下:“……我那个一万五千字的文章发表以后,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人对所提供的依据进行批驳。你要驳倒我的论点就必须驳倒我的论据,因为论据是支柱。支柱一砍倒,你的论点不存在了。有一个大学教授和我通电话说,你的文章中论据很充分,唯有一个论据,太勉强了,什么呢?就是刘姥姥的故事。我说,教授同志,你这个想法,我开始也是和你一样的,刘姥姥怎么弄到如皋去呢?但是我后来一对,还确实是。第一,书上讲,‘千里之外’如皋离东北,千里之外吧,是千里之外的事啊。最重要的依据是冒辟疆的墓志铭上,把刘姥姥这个的故事写上去了。我说有文献依据啊!他说,你有这个依据啊?我不知道,我不提意见了。总之,冒辟疆著作《红楼梦》,现在红学界不一定都认这个账。我的文章是把大家的论证概括起来、集中起来系统化了。我们原省红学会会长何永康,这个大名,大家都清楚,海安人,做过几年省红学会会长。我把那篇文章寄给他,我说何教授,请你抽空读一读,请你指教。他读了之后,对我这篇文章作了16个字的评价‘见解独到,资料丰实,论证细密,启示深远。’他对文章本身作了高度评价,至于《红楼梦》是不是冒辟疆写的,最好能找出更直接的证据来,否则就说中国人写的。光说是中国入写的,弄不清《红楼梦)的确实作者,许多问题不得解决。
下一步的事儿,我想这样,一步步来。我和如皋市的领导同志都交换了意见,和我们刘书记都谈了。第一步,明确一个身份,伟大的《红楼梦》的伟大作者是冒辟疆。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尽快的争取时间早点把这件大事解决好。我那篇是一万五千字。现在我已经和省社科联、新华社江苏分社的同志、扬子晚报的负责同志,都一起商量好了,再写篇文章放到一个核心期刊上发,就是黄教授的文章,黄教授已交给我四万多字,我现在要浓缩成和我那篇文章的篇幅差不多,一万五千多字的样子,题目初定为:《冒辟疆著作く红楼梦>的若干力证》(笔者注:此文已经在这个讲话会发表了)。有力的证据,一条一条的,很清楚,也让人一目了然。《如皋红学》这个事情弄好了以后,我还要做些工作,让这件事要能够形成一种共识。我觉得,一百年来的红学,包括胡适,他们打开了红学研究的序幕,红学研究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要否定人家。最后就是证实了是冒辟疆著作《红楼梦》,能够最后做出这个结论了,前面的一代一代、一个一个的红学家都有功劳的,没有他们研究的结果,没有反复比较,不可能得出冒辟疆来。我们不要认为前面都弄错了,不是这个概念。如皋的同志,绝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时间久远又很复杂的事情,是一代一代人、一辈一辈的人慢慢研究才能弄出结果来。我和刘书记通话比较多,一再强调要统一的,一定不要造成这种舆论:‘前面错了,我们对了’,没有这个事情。前面弄错了,就不光彩;我们就这么光荣,没有这个事。都很光荣,都很光彩,都做了贡献,都付出了心血汗水。……”
顾浩书记对《红楼梦》研究的方式方法,给我们做出了杰出的榜样。同时也教導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入探讨積累更多的证据。几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懈努力着,我们坚信《如皋红楼梦研究会》的各项研究成果,包括《冒辟疆著作红楼梦》这一论点在内的《如皋红学》,最终必将在红学研究领域获得广泛认同,成为定论而载入史册。
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