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教育的“新五乐”,即: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对于“创乐”,他是这样表述的:个性鲜活、勤于实践、有所创造、不断创新、人格独立。现就“创乐”内容,创作小品文系列(十)——想到是一朵花,做到是一枚果。
一次,我问一个孩子,一朵花,从开花到结果是多少距离呢? 孩子说,没有距离,因为一朵花从开花到结果,都在同一个枝头,同一个地方。我问,一朵花,一开花就结果吗?孩子说,不是,一朵花从开花到结果是需要时间的。我说,一朵花从开花到结果怎么没有距离呢?这时间就是距离;还有,一朵花开始都鲜艳美丽,而最后都枯萎憔悴,这就是一朵花从开花到结果的付出,这付出就是距离,有时甚至是一生的距离;另外,有的花还没有开始结果,中途就凋零了,这凋零就是距离。
其实人生也是一朵花,从开花到结果,有时也需要一生的距离,甚至这一生的距离,也抵达不了结果。
从花到果的距离,我想到了从“想”到“做”的距离,如果说想到是一朵花,美丽而易失,那么做到便是一枚果,需要一个长久孕育、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想事情,可以一下想到,但做事情,很难一蹴而就。做事情是要你扑下身子,亲手去做,亲身去躬耕,是一个不断努力、付出和积累的过程,比如,你三四月做的事,很难马上就有想要的结果,而是要不断努力,可能需要等到八九月才会有所收成。
想到与做到,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则有着天壤之别。想到易,做到难,一下想到的事,却难以一下去做到。比如,我们经常想到“聚沙成塔”的道理,但我们却忽视了那些成功的细沙,不愿做细小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构筑起事业成功的高塔;再比如我们也经常想到“水滴石穿”的道理,但我们却缺少水滴那心系一处的定力,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结果总是在半途而废中与成功失之交臂。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只有把“想”实实在在地落实在“做”上,一板一眼地做,循序渐进地做,长期不断地做,才能做有所成。孟国泰先生说:“想到与做到,相隔千万道。思一千,想一万,没有行动是扯淡;说一千,道一万,不能践行是空谈。”思得再多,想得再好,如果不去行动,不去做到,那永远只是一朵花,一朵不会结果的花,一朵终将凋谢的花。只有当美丽的花,结出了丰硕的果,才是甘甜的、幸福的、快乐的。
人与人之间优劣、高下的差别,其实就是想到与做到的差别,其间的距离,就是花到果的距离。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