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美文与岁月
七绝.吟竹和风
林色睨然暑已消,
竹风叶绿依枝俏。
历营雨雪酷寒生,
节节清明朝夕笑。
晋卫兵
2024.08.16
注;偶然读到“睥睨”两个字,百度一下这两个字的含义,便吟成一首诗。

七绝.清露润心
一轮秋雨晓风凉,
点数飞红挂院墙。
繁绪花台余几朵?
撷英清露润心肠。
晋卫兵
2024.08.17

凡人夜话
我走在自以为远征世界的山路上,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到茫茫沙漠中自己渺小的身影,那种渺小,那种微不足道,树木,花草没看到,或认为只是一粒尘埃而已。对世界而言,我可能连一个过客都算不上,对我而言,也许还要走一段路,只是只能向前,没有半寸的退路!
晋卫兵
2024.08.17
浅议读诗,写诗与诗友

浪迹商海几十年,一直想做个有品位的人,不仅是穿西装戴领带,也学着舞文弄墨,吟诗作画,假装也要装出个斯文来。因印刷和文化职业的原因,和作家,诗人,画家们走的很近,耳濡目染,受他们影响,自己似乎也成了半个诗人,这可能就是我和诗的缘分吧。三十多年来写了近千首诗,并为此而洋洋得意,近来,忽然发现自己写的所谓的诗,除了能说明自己的心事外,说是诗很牵强。在朋友们的帮助指导下,我开始对过去写的“诗”重读,并进行修改,由于文化功底薄弱,对事物的理解程度有限,写诗改诗对我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事,但我还是会尽力把在我认知的范围内写好改好,因为我喜欢诗,只有诗才能真正的表达自己,也只有诗才能使自己快乐。
读诗,其实就是“读”人。诗抒情,诗言志,我喜欢诗,喜欢写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所有我写的诗确实是我内心深处情怀的抒发。人的心境大致是相通的,所以一些人写的诗大多数人都能读懂理解。然而,人的心境又是封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语言,很多时候他们写的诗最懂的是他们自己,别人只能从旁揣测。诗人大多是情感丰富,历经蹉跎,知识广博,和高度敏感的一群人,他们用所掌握的文学词汇,社会自然知识,用自己的思想把文字精炼成一首首发自心灵肺腑的感怀。由于每一个人的出生背景,文化程度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异,对诗的理解千差万别,读者若只从字面上理解而得出的释义,而这种释义有时不一定是诗人的本意,就像一首歌曲,把词去掉,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下可以随心所欲填写自己的“心词”,这其实就是诗的奇妙所在,也是中国诗词,千百年来,写不尽,吟不够的根本原因。
最好的诗,写于简明,释于朦胧,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阅读便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是古诗的魅力。现在有不少人性情急躁,包括很多喜欢写诗的人,恨不得几天就能出一本诗集,而其中一些人写的诗都是寻词拼凑而成,缺乏实景,实情和自己的感受,缺乏诗意的逻辑性,感染性和欣赏性,更缺乏诗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时间久了便被读者甚至自己也忘掉了。
现在画家的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要被时间所淘汰,不少诗人写的诗也一样,都会被时间碾碎成碎纸片。一些高产量的诗人,尽管头顶上冠以很多荣誉,其作品以成百上千,但我们认真仔细读后便发现,这些诗很粗糙,除了没有多少文学价值外,还可能缺乏逻辑,真正能使人心动生情,意会的诗很少。相反,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很容易读到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如一个省级作协副主席的“先到麻馆试手气,我就不信不能赢。也有迈进豪华厅,说笑打闹去豪饮”,这四句写的真实,但很俗,作为饭桌上的笑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作为诗,缺少了所必须具备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
每一首诗形成并不是华丽词汇的堆积,除了韵律外,应该更多的是人的心境,文化,和自然结合后的情感升华,必须有他的独特性,创造性和普遍可阅读能理解的性能。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只要我们简单阅读便可领会其中的意境,凭着这个意境“浮想联翩”而动心生情,感受神奇和玄幻之美,让人百读不厌。所以,建议写诗的人,每一首诗的推出,其中应该有一到两句不同于其他人的妙句,如果没有,请等等,多读读别人的作品,多感受自然,多了解人文,多观察,多思考,多触碰心灵,或就一时半刻之间产生了灵感,妙句就会由此而生。
诗友是精神层面上的朋友,无关乎年龄性别,也无关乎贫富和社会地位。他们通过诗这个发自心灵肺腑的语言,赞美自然,鼓励善良,主张正义,鞭挞丑陋,揭露黑暗,从而为促进我们这个世界文明进步贡献人们的精神食粮。诗友也是天然的朋友,诗友间的交流不但能使诗人们增加写诗的乐趣,同时也能不断提高诗人的创作水平。写诗不能仅凭着个人想象,要发动诗友们讨论,评论,争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相互修改,只有这样才能炼凝出好的诗句。诗,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堪大用的“情趣”之事,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广博的自然知识,是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感受,是人间发生事件所持的观点。读一首诗除了欣赏他的妙句之美外,我们还能从中读到诗人的知识,人品和情操。用心写好每一首诗,并注意及时修改,这是写诗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晋卫兵
2018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