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真谛——首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薛明才先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而此时此刻,作为才疏学浅的笔者的我,还想引用赞美我笔下主人公的诗句来作为本文的开篇:“春蚕吐丝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乐把甘甜洒人间。”
不能不写在前面的话
他,平凡得如行云流水,朴素得似一片树叶。
然而,就是这个语不惊人、貌不出众、年已8旬的老人,数年如一日,殚精竭虑,以超群的品格,非凡的毅力,令人敬佩的模范行动,数10年执著地追寻书法艺术,数10年致力于做公益事业、做善事、做好事,赢得了众多的荣誉。
那么这个他是谁呢?他就是今天我笔下的主人公、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中共老党员薛明才先生。
翻开薛明才老先生的履历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1942年1月出生,1958年参加工作,2002年退休。现任: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在20多年的时间里,薛明才老先生数10次参加全国和省市级书画大赛,曾获得特别金奖5次、金奖23次、一等奖4次、二等奖4次、铜奖和三等奖4次;全国老年楷书大赛等活动4次入选,东三省一区(内蒙古)入展获奖 5次,被授予“爱国艺术家百杰”、 “红色艺术家先进创作者”、“书画中国梦艺术家”、“程门立雪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近四年来,在我和我的团队及北京、长春多家机构共同组织的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中,薛明才先生都获得了特别金奖和金奖的荣誉称号。
魂牵梦绕的书法艺术之梦
曾记得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知识就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完善。”
笔者在采访薛明才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曾经对我说:“知识无止境,求知就要心更切!”
对于一位求知欲极强的老党员、老复转军人的薛明才先生来说,他关心和求知的不仅仅是书法艺术,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意识形态思想领域的、公益事业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等等。薛明才老先生不仅广泛参与,还刻苦钻研、建言献策,在有的方面还颇有建树。只是由于我的访谈栏目主旨所限,我们不能一一将其详细展现出来。
公元2002年到来的时候,薛明才老先生所追寻的一项新的事业也步入了新的起点。因为这一年他正式退休了。孩儿提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曾经有过的梦想、曾经让他魂牵梦绕的书法艺术之梦,终于有机会去努力实现、也必将能够有机会实现了。
从工作岗位上正式退下来的薛明才,面对每天无事、无聊、无趣的“三无”境况,总觉得曾经的梦想不实现,人生总是有缺憾的。他自幼就憧憬着能写一手好字,就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换言之,他从小就有着这方面的梦想,从小就酷爱书法艺术。过去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专门的学习和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对此他丝毫也不陌生。
薛明才先生若有所思地告诉我:“60年代在部队当兵的时候,有一位战友叫张宇俊,他就写一手好字,还曾被邀请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写军史资料。那时我非常羡慕,渴望有一天也能写出一手好字,当然也渴望能成为一名书法家。1968年从部队复员后,在企业又干了10年的厂办主任,又与文字结缘,想练书法却不知从哪儿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