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文/霍钰贤
我的外婆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我一直都很想念她。哪怕是午夜梦回,也时常会见到她。我外婆的一生,就像一台摄像机,总是尽可能的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别人,把疲惫留给自己。她很信佛,据说她七十岁的高龄了,还亲自去爬峨眉山礼拜她心中的信仰。
她晚年还算平静,但她年轻时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特别的不容易。她小时候家里是做糕点生意的,也算殷实。可好景不长,随着她妈妈的溘然而逝,她爸爸的一病不起,她大哥因为逃婚的离家出走,她弟弟因抽鸦片的早死,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四分五裂了。后来他爸爸无力抚养她,就把她以童养媳的身份,许配给我外公,那年她才八岁!后来她爸爸也没几年就死了,她就这样成为了“孤儿”!虽然我外公对她很好,但也逃不掉要被公婆刁难的命运。她毕竟生于街上,所以根本干不来农活。这就意味着她的一生,从做童养媳起,才算正式的开始。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听她讲故事,当讲到这个故事时,她总会流下了很多悲伤的泪水。以此推断,她当年过得是很苦很苦的。
她十八岁后才和我外公正式完婚,她总共生了八个孩子,但存活下来的就只有五个。我外公是当地有名的祖传赤脚医生,被乡村乡乡医院聘请为中医医生。外公走后,家里的一切就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可她一直都任劳任怨,哪怕是过粮食关的时候,家里很穷,也是一个人在家里带着孩子咬牙坚持。听说当年她把地里的芭蕉树根、枇杷树皮、白泥巴都当粮食吃过……
她虽然很勤劳,屋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但她还是沿袭了封建传统——男人至上,重男轻女。为此,她努力把三个儿子都作了最好的安排:老大被招去电站上班,老六被宠去学校读书,老八被送进了煤场打工。这样下来,家里就只剩她和两个女儿在家务农。听我妈妈说她小时候只读了两三年书,可我姨妈一天书都没读过。即使是这样,她们也没恨过她,毕竟在那个年代,这种事情是常见的事。
她很爱干净,也非常心灵手巧。她每天都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空了的时候,就把剪下的布料,一针一线的自己做衣服。她最爱穿蓝色的排扣长衫,也就是现在旗袍的雏形。我也爱用自磨的发簪把头发固定好,再用洁白的布条把四周给紧紧的缠住。就连鞋子和鞋垫,也是她亲自做的,偶尔还在上面绣点简单的花草。她同时也很节约,衣服和裤子如果破了,就自己缝补,直到补无可补才会把它们给遗憾的剪下来做成鞋垫的里布或鞋子啥的。
她心地很好,为人很是热情和大方。她见不得谁可怜,哪怕帮不上忙,她也会非常同情的流下两行热泪,还不忘安慰对方。不论哪家有事,她都会去帮忙。不管谁到她家去串门,哪怕家里很穷,也从未摆过脸色。吃饭的时候宁可把好的给客人和孩子们吃,自己用白开水随便泡点饭,亦甘之如饴。因此,在她所在的桃山村,每一个人都认识她,每一个也都很喜欢她。私下里,他们都亲切的称她为:邱大娘(随夫称),几乎没人知道她本姓夏。她对孙辈都很大方,尤其是我和我哥。因为我们没住在一起,一年才见到那么一次的缘故,所以她看我们的眼神也格外的亲热。每年正月间,她总会提前备好炒花生、炒南瓜米、炮筒糖(米粉制品)之类的等着我们去享用,临走时她还会依依不舍的含着眼泪,偷偷的给我们几块钱的压岁钱,叫我们自己兜好,不要被大人发现了。
人们常说能干的女人都很有个性,她也不例外。只要她认定的事,就一定没得改。她对女子的管教也很严,听我妈说小时候她只是坐着的时候,两条腿不停的碰着玩,都被她用针扎过。她自己当然也得身先垂范,走路走得端端正正,坐姿坐得规规矩矩。这其实也是有好处的,哪怕她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身板也依然是直直的。
前面说到她喜欢礼佛,其实是从四十五岁那年开始的。她信佛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她觉得自己生了这么多个孩子,“罪孽深重”,必须要向菩萨真心的忏悔,以免死后会去地府受刑。第二,她想为子孙后代祈福。为此,她成天手里都拿了一串珠子,每数玩一颗都会念一声阿弥陀佛,每数完一圈,都会双手合十,再来一句阿弥陀佛,那态度是相当的虔诚。她还学其他佛教圣徒,吃起了素斋。大概是她的诚心感动了“天”,哪怕在当年家庭条件非常不好的情况下,她的儿子和孙子这两辈,没有一个人是光棍,而且每家基本上都很顺利。就因为这些,她对佛祖就更加深信不疑了。记得小时候她还教过我念过这么一串佛语:一朵莲花一半开,我今生是母灾。高点莲灯挑三度,度我爹娘上莲台。上金殿拜金身,拜我爹娘养育恩。
她活到八十五岁的时候才逝去的,也算寿终正寝。离奇的是她和我外公居然是同一天死,又是同一天入的土,只是中间相隔了五年。这可不是编故事,乡里乡亲的都知道这件事,大家还把这当做是茶余饭后的佳话,说他们特有缘分。她死去的时候,听我大舅说手里都还紧握着那串佛珠。这串佛珠后来也随她陪葬了。虽然她死去二十多年了,但我依然记得她的音容笑貌,以及关于她的一切。今天恰好是月半,在祭拜他们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的想她。想着,想着,眼眶也在逐渐的湿润了……
文/霍钰贤
在午夜的时分
它迎风而绽
哪怕四周很黑
也无法掩盖那洁白的花瓣
它有雪朵的纯美
哪怕没人观
它要尽情的绚
因为花期真的太短
虽然满身带刺
但它的芳心却很软
所谓的武装
不过是惧伤的洋盘
或许它见不到明天的朝阳
就算芳馨会随凋而散
它要作为花的形象
去接受命运无情的挑战
三苏文学“秋之恋”征文启事
碧云天,黄叶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吟诗诵词的时节。
值金秋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秋之恋”征文,欢迎文朋诗友们积极响应,多多支持。
1、“秋之恋”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9月10截至,
2、投稿请注明:“秋之恋”征文。
3、“秋之恋”征文的体裁不限,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随笔等均可。
4、在“秋之恋”征文的作品将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陆续展示。
5、三苏文学实行会员制,欢迎文朋诗友们切实加入到三苏文学队伍中来,在文学路上相伴相携,一路前行。会员作品优先刊发,优先推广,会员还可参加线下采风、文学讲座等活动,会员达30人以上每年可出会刊一本,会员还能升入管理层,共谋三苏文学的发展。
6、三苏文学作品赞赏分配,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平台获40%,作者获60%。
7、评奖底线:都市头条作品浏览量4万以上,微信公众号浏览量1千以上。
欢迎文朋诗友们投稿支持,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8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