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凤阁
淮阴区王家营街道杨庄小学成立于何年?一直说法不一。作为家乡人五十年代初,我也在这个学校读过书,校长是邵建高(洪泽人)、汪世权(南吴集人),后来还在这个学校教过几年书,校长有周作人(五里人)、高从儒(王兴人)、龚德仁(五里人)。
据《淮安文献》2000年第五辑旅台人蔡国林【梦萦杨庄忆儿时】一文,“民国十四年(1925),七岁入私塾,受教约四年余,民国十九年(1930)成立杨庄小学(完小)于‘三元宫’”十二岁转入三年级,接受新式教育。记得某学年,校长夏九香(高挑、斯文,夏集人)介绍由县府派来一位陈姓女老师,是教体育、童子军的,其人真是年轻貌美、风姿绰约。当时全校学生上体育童子军课时,不由士气大振。杨庄小学的篮球队、足球队都是在那个时候先后成立的。记得某一学期(清明前后)还到码头小学参加篮球比赛,制服、帽子、球鞋都是新的,如此打扮已属高等享受了,当时心中喜悦之情,真是无法形容。足以证实“杨庄小学”成立于1930年深信不疑,方圆几十里,都曾有人在杨庄小学上过学的经历。
杨庄建镇二百多年,鼎盛时期,汇集五湖四海人士,船工、商人到此处歇脚,带来杨庄昌盛繁荣,街上有大小饭店30余家、茶坊70家之多,洋行、钱庄、银匠店、鉄匠铺、木匠(棺材)铺、客栈、澡堂、粮行、猪行、集市、药铺、诊所、税征、小学、唱戏、庙会等应有尽有,人员过往不断。因战乱日机轰炸,杨庄小学曾被迫短暂停学。解放初期,杨庄小学校址搬迁到老街北堤下,蒋姓地主大院内教学,学校大门前是运动场(一副木制篮球架、秋千架、单、双杠、沙坑),西边(三元宫旧址)还有一个西操场,直至六十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