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3114 终生难忘的李大娘║孔祥泉(辽宁)主播║倾倾

终生难忘的李大娘
作者║孔祥泉(辽宁)
主播║倾倾

李大娘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乐观豁达,为人处事的情形还一幕一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1968年的暮秋时节,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拉着我们初二的四名男同学一路北行。由于心情的沉闷,思想的徬徨,情绪的低落,无心欣赏一路的山高水低,绿色的田野,憨态的牛羊,沟坡丘梁,果红花香,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阜蒙县福兴公社西大营子大队第五小队,成了当时热称的知识青年。
当时小队会计李世祥把我们安顿在豆腐坊的一间里屋。窗户和门都是用纸糊的,门轴不是合叶的,只是门的上下有凸起伸进门框的凹槽里,五指漏缝。夏季秋天还好一点,冬天洗脸水都成冰。春天大风小嚎,屋里风声也不小。做饭到生产队取粮抱柴。我们几个轮班做饭,真是早一顿晚一顿,咸一顿淡一顿,饥一顿饱一顿,生一顿熟一顿,硬一顿烂一顿,那样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由于李会计负责我们知青工作,自然就和他联系地多一些,干活歇憩,晚上没事也时常到他家转转。
李家院落有五间座北朝南的正房。院内井然有序,农具摆放整齐,与杂乱无章的农户有截然不同的感觉。李会计和其三哥住对面屋,一家两间半,一个外屋地生火做饭。五间房子的西头还有一间半耳房,就是李大娘和小孙子的住处(因大娘的二儿子英年早逝,儿媳改嫁,孙子和大娘一起生活)。
大娘个头不算高,穿戴和农村老太太也没什么两样,就是干净利索,温文尔雅,亲切慈祥,和蔼可亲,气质和风度明显与众不同。儿子媳妇,孙男弟女对她都毕恭毕敬,街坊邻居对她都尊敬有加,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因为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说话在理,处事公道,在屯中有很高的威望。对我们知青更是关心备至,呵护同情,我们都把她当成主心骨贴心人。有个为难着窄,大事小情愿意往大娘家里跑,一吐心中的苦闷。大娘就给我们讲三比四,三言两语就能把我们心中郁闷排解得荡然无存。久而久之,和大娘的感情就越来越亲近了。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大娘就给我们熬粥幹汤,拔罐发汗,找偏方调治,使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父母的孩子有了一个知疼知热可亲可敬的人。
参加工作后也曾回去过几趟,给大娘带些礼物留点零花钱,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跟大娘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比起来有天壤之别。
前些年,我驱车300多里给大娘上坟烧纸钱,顶礼祭拜,心灵虽然得到一些慰藉,但还是思念不断。后来我又费尽周折联系上了素未谋面,在外省参军的老儿子,一吐对大娘地留恋思念之情,共同回顾畅谈大娘为人处事的鲜活事例,又一次展现了和大娘在一起的亲切画面,感到无比的幸福快乐。
现在,我和她的老儿子不但有微信联系,逢年遇节就象走亲戚一样来往密切,互相关照,让大娘对我们知青的情怀在晚辈身上得到传承巩固和发展,让大娘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李大娘安息吧!您对我们知青的关怀照顾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2024,8,12)

【作者简介】孔祥泉,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50年12月13日出生,1968年5月参加工作,1988年6月从事税务工作,2011年12月退休。退休后就读于阜新市老年人大学,曾有多篇作品刊登在《阜新日报》,《文艺界》等多家省内外报刊和《远山诗歌》,《智泉流韵》等多家网络传媒,其中《说心里话》获阜新市税务局离退休干部第三届书画摄影活动一等奖,《百年颂》获阜新市老年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二等奖,《中国,我爱你》获“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优秀奖。

【主播简介】
倾倾,辽西蒙古贞人,多才多艺,喜欢戏曲,酷爱朗诵艺术。愿意用声音走进诗文的内核,与心交流,触摸人间冷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