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同志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王舒韵,从小就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助人为乐几十年。现年65岁的她还是中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总队内蒙古大队队长。
20多年前,王舒韵在路边看到无偿献血采血车,就想献血,经过体检测量血压,被告知她的血压太低,不能献血。王舒韵知道自己血压一直就特别低,也一直没当回事,这次可不一样了,为了献血,一定要把血压提升上来,她买了几本中医调理的书,认真解读研究,通过各种食疗补益,一年后终于达到了献血的条件。从此,她就一直坚持无偿献血,这一坚持就是23年,直到《献血法》年龄限定的60岁。
血液,是生命和健康之源,是人间传递真情的红色纽带。爱心,是生命的曙光,生命呼唤血液,爱心需要奉献。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崇高行为,更是见义勇为精神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无偿献血的20多年,为了让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王舒韵创建了自己的公益团队,后来又担任内蒙古红十字无偿献血大队队长。不论寒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她总是带领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组织无偿献血活动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每当有人第一次因献血而担心恐惧,她都会约好时间陪伴在初次献血者身边,并为他们讲解无偿献血知识和日常饮食。在她的感召下,周围很多人都参与无偿献血,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们从献全血改献血小板,这样就可以半个月献一次血。王舒韵对大家说,我们献血后造血功能马上会给予我们血液的补充,但对于病人来说,我们献出的这些新鲜血液都是救命的,每一次的无偿献血都是给予生命的一次希望。
情在血液中传递,爱在生命中延续。这些年,王舒韵因超龄不能献血,但她一有机会就走进学校、机关、社区、街头,去宣讲无偿献血的专业知识和重要意义。她用一臂之力、满腔热情,带领大家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开启一个个生命的新篇章。
王舒韵的爱心与奉献不仅仅是无偿献血,她崇尚雷锋精神,习惯了助人为乐,在40多年前就常常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俭省出来帮助他人。30多年前,她曾为一个山区里病危的孩子卖掉摩托车,跨越千里奔波呼吁,在她的感召下,在当地医院和社会爱心人士及权威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产生了奇迹,这个病危的孩子得到了新生。她也被当地人称为是内蒙古的“活雷锋”。
她也曾帮助过失足少年,一直和这位少年坚持通信多年,鼓励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她为了一个从未谋面的残疾小女孩,坚持通信十几年,鼓励他自立自强,绝不放弃,并把自己攒了好久要买电脑的钱寄给了女孩,让她买电脑创业。她还利用空余时间常常去敬老院陪伴那些孤寡老人。网络上,她多次帮助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绝望的人,为了帮助那些陌生人,她常常连续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耐心的听他们倾述,为他们开导,鼓励他们坚强的生活下去。
王舒韵就是这么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将“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播给身边的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