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Ⅱ夏夜 情寄江边
——江边消暑
文/怡然
何以慰乡愁,青山江边游。
浩涛东逝水,无日不悠悠。
伏天的武汉, 注定是难熬的苦夏,有人像候鸟一样奔赴清凉地,有人期待炎热中透过一丝清风,漫过头顶的云朵也能撒下一片清凉。在盛夏的武汉何处好乘凉?唯有江边。而我所说的江边,是离家几步之遥的青山江滩。
青山江滩东靠临江大道,西抵长江,起于罗家巷,止于武丰港。它作为武汉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座英雄城市的众多景点之一的宝藏公园,是武汉市首个集“江、滩、城”三位一体的生态、海绵、绿化江滩。一改我过去几十年记忆中的江堤是菜园。在空地、在树和树之间见缝插针,开出的这一块,那一坨不是萝卜青菜红薯,就是丝瓜冬瓜黄瓜棚,到处挖的是沟沟坎坎的窘况,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市民眼前,它分生态草溪、体育运动、都市时尚、工业遗迹、市民广场到集娱乐、休闲、健身、运动于一体的长7.5公里的大型绿地。
酷暑高温,使得每晚晚饭后侄孙的手表电话忙碌起来,不是求着叔叔,就是联系爷爷奶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家人们总是一起来到江边看水兜风纳凉。
置身江堤,只见大地晕染出水天相映的美景。抬头仰望,是满目星光为夜空闪耀,头顶弦月当空,时隐时现,一会躲在云层里,一会又露出那弯弯的笑脸,皎洁明亮,像个调皮的小顽童;而低头俯看,则是城市万家灯火尽显人间温暖,眼前霓虹闪烁,光影曼妙,江心轮船穿梭,真是水深江阔好行舟呀!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浊浪及随波逐流的各种树木,枯枝。
往日的亲水活动变成了看海模式,观潮涨潮落,感觉水面已经高过城内街道,如果不是三级防护堤的隔绝,阻拦,只怕是早就水漫江城了,而耳畔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画面,热闹非凡的场景及到处都可以看到穿着防护服在那里巡逻的警察与志愿者,足以证明我的忧虑是多余的,人民坚信这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
当然, 你可以沿江滩漫步赏美景,也可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络绎不绝的市民有健身的、练唱的、直播的、干什么的都有。有开心的拿着抄网在江里捞鱼儿的,有胆大的凭借往日的记忆,在水中漫步的,并自嘲江底铺瓷砖,唯武汉独创。有横江泛舟的,有那游泳爱好者,连泳圈都不带,一个个扑通扑通钻入水中,劈波斩浪,宛如浪里白条,更有那跳水的,一个猛子扎下去,你不知他游到了哪里?水之清凉,水之柔情让他们陶醉其中,哪怕是波涛汹涌,也让他们勇立潮头,尽显活力,战胜自我。而自认为会游泳的我可不敢这么随心所欲,真佩服他们的勇气!
小朋友则结伴嬉戏,在这里领略他们无邪的纯真时光。八岁的侄孙像着了迷似的,凭借一米五的身高,学着大人的样子,在高低杠上练习引体向上运动,坚持而执着,稚嫩的手掌心打起了血泡,回家用碘伏消消毒,第二晚照去不误,从来没听他喊过一声痛,似乎江边有强大的魔力吸引着他。
洪峰过境,江面比以往更壮阔了,有一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感觉,往日的蓝天碧水秒变成如今的浊浪滔天。虽然这两天水位有所下降,但游船码头如江中孤洲伫立在水中,处于封锁状态。原来供市民观景嬉戏的一级防洪堤仍被深藏在浊浪里,高大挺拔的水杉在水中静默,有的快要被水盖过头顶。远远望去,二七长江大桥,二桥好像都快淹没桥墩了。
而这段时间足够让我见证了长江的汹涌澎湃。有天晚上,当我靠着二级防护栏,看到前方汹涌的波涛奔涌而来与我的肩膀平齐时,一种压抑感突然涌上心头,感觉自己会被回头浪吸引进去,心中一阵阵胆怯,拿着手机正在拍照的双手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着实吓了一跳。尽管水在脚下,但那种错觉告诉我此地不能久留,立即逃之夭夭,此后再也不敢靠近,老老实实退到自以为安全的台阶处。
而这6300多公里的亚洲第一长河,它与岸边生灵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交织成一条生命之河,既坚韧琐碎,又风情万种,祈福能在汛期安全渡关,确保上下游亿万生灵平安度夏!
盛夏七、八月炽热炎炎,有着火炉之称的武汉气温有时高达40多度,但傍晚的江边却一退火辣辣的热浪,凉风习习拂面而来,给人一片清凉,一份舒适之感。伴着阵阵凉风,见那岸边柳恰似一袭绿裙迎风飘扬在晚风中、飘飞在夕阳里。而那高低错落的各种树冠,青绿铺展,浓荫淡香,随风摇曳,沙沙作响。空气中更是满溢着石榴,柿子、枣子等果实的清香及青草的芬芳,堤畔的夏花开出了热情,更添了季节的灿烂,那一排排一眼望不到头的紫薇初绽,吸引着游人赏花闻香拍照,一切都在光影里相得益彰。
在这环境清幽,宁静、舒适的大自然的美丽画卷中,于是很快,我的眼眸便变得清亮,心灵也变得澄澈起来!
风轻送,感盛世。在这旖旎景虹,温柔缱绻的时光里,在蝉鸣鸟欢的乐曲声中,我就这样呆坐在二级防护堤的台阶上或绿毯上,任江风拂面,看繁花似锦,惬意的享受着这清凉的时光!在这处市民的绝妙避暑胜地,在这宜游宜居的温润家园,它也成了普通老百姓心中的诗和远方!
而无论城市的面貌如何改变,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滚滚长江依然澄净如练,陪伴着城市的悠悠时光,这条温婉多情又气势如虹的巨龙必将万古流芳,永泽世代!
2024.08.08于武汉家中
作者简介:毛怡凤,军转干部,一名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报刊及国家A级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