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春林(付春林),( 1962.4.15-),字石、号正中山人,江西上饶人。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书画领军人物、诗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顾问、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上饶市政协委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艺术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美院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大学院校客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政协上海虹口书画院顾问、上海欢娱寺书画院、山东正觉寺书画院、上海三石书画院等全国著名书画院院长。中美协会员、中书协书法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上海将军文化艺术中心顾问、中国传统文化佛学会常务副会长。集法国卢浮宫艺术终身成就奖、美国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日本东京都美术大奖赛金奖等世界三大奖于一身。作品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权威机构收藏。书画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前总统萨克齐、印度总理莫迪、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乌兹别克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特朗普总统经济核心人物之一怀特先生、日本天皇岳父、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长亨利-鲁瓦耶、英国梵高美术馆馆长利奥·詹森等外国元首及国际友人,得到极高赞誉。


傅春林唐伯虎风格山水中堂138/69

傅春林唐伯虎风格山水中堂138/69

傅春林工笔花鸟中堂138/69

傅春林工笔花鸟中堂138/69

傅春林人物斗方《牧童遥指杏花村》69/69

傅春林人物横幅《竹林七贤》180/70

傅春林写意菊花条幅138/34

傅春林草书横幅《王维山居秋暝》138/68

傅春林隶书横幅《范仲淹武夷茶歌》138/68

傅春林金文横幅《刘禹锡陋室铭》138/68

傅春林篆书中堂《只争朝夕不负韶华》138/68
3500 万落槌!傅春林《多子多福》拍卖传奇
本报讯(记者 张德风 通讯员 吕佳琪) 近年来,傅春林先生身兼中国文联艺术中心顾问、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礼书画艺术家,最近又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四个一批”人才,其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彰显。就在最近,傅春林的《多子多福》艺术品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令人瞩目的 3500万元落槌成交。怀着对这位艺术大家的敬仰与好奇,记者专程对其进行了一次深度采访。
傅先生的书画工作室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一栋高耸的现代化建筑内。刚从门口踏入他的画室,一股醇厚浓郁、扑面而来的古典文化气息便令人陶醉其中。整个工作室的空间布局精巧绝伦,被独具匠心地巧妙利用,随处可见中式的装饰元素与书画艺术作品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非同凡响的雅致氛围。
工作室的核心区域,无疑是傅大师专属的书画创作区。一幅幅傅春林先生的书画作品有序地挂在墙上,色彩明艳而不失和谐,气势磅礴中尽显细腻。创作区内,一张古色古香的木质书桌和一把典雅的椅子摆放其间,傅先生正安然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且心无旁骛地描绘着一幅即将问世的佳作。
工作室的一侧,是精心规划的展示区,这里整齐地陈列着傅春林先生多年来创作的众多书画精品以及琳琅满目的荣誉证书。这些作品与证书交相辉映,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在书画领域所取得的登峰造极的卓越成就。
而工作室的后方,则是一个清幽宁静的茶室区。就在这里,记者与傅春林先生一同悠然地泡着香茗、愉快地聊天,轻松惬意的氛围中,我们的采访也自然而然地拉开了帷幕。
记者:傅春林先生,恭喜您的作品《多子多福》在 2024 年 7 月 21 日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 3500 万元成交,相比 2022 年 1 月 22 日的 508 万元,价格增长近七倍,您此刻心情如何?
傅春林:真没想到能拍出如此高价,这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说实话,在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惊讶和意外。通常来说,人们可能会认为创作者会对作品拍出的价格极为关注和在意,但于我而言并非如此。
我自己从来没有拿过作品去进行拍卖,因为在我看来,拍卖更多的是藏家的事情。对于艺术家而言,创作的初衷往往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想法和对世界的认知,而非单纯地追求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高低。
当一件作品完成并离开艺术家的手中,它就进入了另一个领域——收藏领域。藏家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眼光和对市场的判断来参与拍卖,决定作品的归属和价格。而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专注于艺术的创作本身,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所以,拍卖的种种数据和结果,确实与艺术家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
记者:我们了解到这幅作品前几年被一位北京藏家以 3.8 万元结缘,如今涨到 3500 万,您怎么看待这位藏家的投资眼光?
傅春林曾说道:“这位藏家的眼光着实独到,且极具前瞻性。回想当时的情景,在众多作品之中,他能够慧眼识珠,一眼就看中这幅作品,这实在是令人由心钦佩。”
这位藏家所展现出的眼光,绝非寻常可比。其独到之处在于,他并非随波逐流,盲目跟从大众的审美取向或市场的流行趋势。而是凭借自身深厚的艺术素养、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艺术的独特理解,能够在众多纷繁复杂、风格各异的作品当中,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真正具有潜力和价值的佳作。
并且,他的眼光还极具前瞻性。这意味着他不仅仅能够看到当下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还能够凭借着对艺术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未来市场和审美走向的敏锐预判,提前洞察到这幅作品在未来所可能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更高的价值。
回想当时的场景,面对着琳琅满目的众多作品,每一幅都各具特色,各有其魅力所在。然而,这位藏家却能够在如此众多的选择中,毫不犹豫地一眼相中这一幅作品。这种精准的判断和果敢的抉择,充分展示了他在艺术鉴赏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卓越能力,着实令人从心底里感到由衷的钦佩。这种钦佩不仅仅源于他挑选作品的成功结果,更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的专业素养、敏锐感知和坚定信念的深深敬意。
记者:那您觉得是什么让这位藏家能够做出这样成功的投资决策呢?
傅春林:想必是他对艺术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并非轻易能被察觉,然而他却能够精准捕捉。一幅画作、一尊雕塑,其中所承载的不仅是创作者彼时的情感与思想,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浓缩与体现。他能透过表象,深入体会到作品背后的文化精髓,从而准确判断其价值所在。
同时,对于艺术价值的认知,他有着独特且精准的眼光。他深知艺术价值并非仅仅取决于技艺的高超,更在于作品所传达的创新理念、独特视角以及对时代精神的呼应。他能够分辨出那些在艺术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作品,把握其在艺术发展脉络中的重要地位。
而且,他还极具前瞻性,能够敏锐地预见到作品未来的潜力。他能综合分析艺术市场的趋势、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收藏界的动态,从而推断出某类作品在未来可能受到的追捧和升值空间。这种对未来的精准预判,无疑是他成功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记者:您作为当代国学大师、书画领军人物和国礼书画家,这幅《多子多福》有何特别之处,能吸引到藏家呢?
傅春林:这幅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为主题,通过细腻笔触和独特构图,表达了对家庭幸福、子孙兴旺的美好祝愿。它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和后代的重视,传递出温暖积极的情感,可能这也是吸引藏家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的作品在苏富比这样的国际拍卖平台上取得如此高的成交记录,您认为这对藏家意味着什么?
傅春林:这意味着藏家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同时也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记者:这次拍卖成功,最大的收益者无疑是这位藏家,您对此有什么想法?
傅春林:“我为藏家感到高兴,这也说明好的艺术作品在时间的沉淀中会不断展现出更高的价值。” 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创造力以及精湛的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反而会因为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愈发彰显出其珍贵的价值。
一方面,时间的流逝能够让人们对艺术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环境以及艺术家的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这种对历史和文化的不断挖掘,使得艺术作品的价值得以重新评估和提升。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好的艺术作品能够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引发不同时代观众的共鸣和思考,从而在不同的时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正是时间的沉淀,赋予了好的艺术作品持续展现更高价值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令人欣喜和值得关注的。
记者:那您觉得这样的成功案例对艺术投资领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傅春林:可能会让更多人关注到艺术投资,鼓励更多藏家去发现和收藏有潜力的艺术作品。但同时也要提醒大家,艺术市场有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仍需谨慎。
记者:最后,对于未来的艺术创作,您有什么新的计划和期望?
傅春林: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我定会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和精神支柱,我将矢志不渝地在传承其精髓的基础之上,不断开拓创新。
我会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那些深藏的智慧和魅力,将其与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相结合。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而是要理解其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进行诠释和表达。
同时,我也会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勇于尝试和突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力求创作出更多立意新颖、技法精湛、富有内涵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我希望能够以自己的作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