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行
陈亚林
夜游丽江古城
清晨五点半天,天空还飘着蒙蒙细雨,我们踏上了前往去禄口机场的旅程,准备乘坐QW6227航班飞往丽江。
途中,由于天气原因,航班遭遇了空中气流颠簸,为了乘客的安全,飞机先在重庆江北停留,等待天气好转。这一等,直到午后一点多重新才起飞,直至傍晚五点,我们终于抵达了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丽江。
刚下飞机,旅行社的司机马师傅已经准时在出口处等候,他热情地帮我们搬运行李,打开车门时,只见每个座椅上都摆放着一支鲜艳的康乃馨,瞬间让我们这些异乡客感受到了丽江这座“花之都”的温柔、浪漫与热情。马师傅自我介绍说,他将担任我们此次云南之旅的司机兼导游,全程为我们服务。
雨后的天空如洗过的蓝,白云悠然自得。途中我们目睹了难得一见的大彩虹。马师傅是一个皮肤黝黑、四十多岁的纳西族汉子,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丽江的风土人情。丽江四季如春,海拔2千多米,与我们淮安的近40度的酷暑盛夏截然不同,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体感舒适清凉。
我好奇地问起纳西族的姓氏文化,马师傅耐心地解答。原来,纳西人的姓氏,并非像汉族人的姓氏是由祖上传承而来,而是取自父亲名字的第二个字的谐音为自己的姓氏,代代相传。这种独特的姓氏文化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也让我感受到了纳西文化独特的魅力。
经过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入住了位于丽江古城区的“隐茂雪山观景精品酒店”,这家民宿距离雪山比较近,环境优雅。上楼放下行李后,考虑到航班延误导致大家等候多时,肯定也是饥肠辘辘,我拿出从淮安带来的用真空包装的芝麻糖灶面饼给马师傅垫垫肚子,他感激地接过糖饼就着随身带的开水享用起来,连连称赞真好吃。
随后马师傅将我们送至古城门口自由行。他则回到自己位于古城附近的家。我们选择了古城内名为“隔壁老王家”小饭店用餐,品尝了地道的当地特色菜。虽然丽江与淮安相距几千里,却有着近两个小时的时差,当天色渐暗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丽江古城的夜色之美。
踏入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上刻着藏族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一滴水经过丽江》,文中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我和大头在石碑前合影留念,我调侃:“这算是我们祖孙三代经过丽江之旅了”。夜幕降临的古城别有一番风味,五彩斑斓的灯光依次点亮,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古城内的街道东西南北路路通,宛如迷宫一般,但沿街铺设的石板路却让人倍感亲切,不禁让我想起了淮安的河下也类似这样的沿街商铺云集及石板铺路。
学生放假期间,古城迎来了旅游旺季,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于此,头顶鲜花环、手捧着各种美食、身着民族服装的游人们纷纷拍照留念。古城内的小酒吧里传出了优美动听的民歌、民谣,为这座不夜古城增添了浪漫与温馨,走累了,我们可以随意在沿街布满鲜花的小酒吧门前小憩片刻,感受古城人好客的淳朴民风。每家门口都盛开着三角梅等各色鲜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令人沉醉不已。
游双廊古镇,相约大理
在这段包车游大理的悠然时光里,我们告别了丽江古城的喧嚣,驱车穿越三百余里的风景长廊,向那传说中的大理方向驶去。不同于团队的急促似行军的脚步,我们的行程如同细品一杯香茗,时间充裕,心情悠然。
沿途,白族民居如珍珠般镶嵌在宽阔的马路两旁,外墙洁白如雪,在阳光下白白亮亮显得格外耀眼,那是白族人崇尚纯洁与和平的象征。我们不禁好奇,这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是如何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了千年的文化与智慧?或许,正是这份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让白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谈及大理,大理石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大理的骄傲。而大理的市容市貌,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宽阔的道路两旁,鲜花与绿植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花园之中。
夜幕降临,我们入住凯里亚德酒店,享受一段宁静的休憩时光。而白天的行程,亦是丰富多彩。在网红打卡景点,我们留下了欢笑与足迹;在豪华版的云南米线店里,我们品尝了地道的云南美味;在“我想菌菌野生菌火锅店”,我们更是被那一道道以新鲜野生菌为主角的佳肴所征服,那滋味,绝对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
餐后,漫步于海边,海风轻拂,带走了白日的车马劳顿。小贩们的叫卖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海边小夜曲。新鲜蓝莓的香甜在舌尖跳跃,仅需十元三盒的价格,让人不禁感叹大理的物价之亲民。而这里的清凉气候,更是让蚊子苍蝇等害虫望而却步,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几分惬意与舒适。
在此,愿以大理的清新与美好为引,祝愿每一位旅人都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愿大理的每一朵鲜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口美食,都能成为你心中永恒的记忆。相约大理,不仅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归宿。
再说说古镇的洱海游,还有那传说中的太阳宫探险记!
双廊古镇啊,真是个宝藏地儿!一踏入那地界儿,就感觉时光都慢了下来。古色古香的街道,配上洱海那波光粼粼的美景,简直是视觉盛宴。小酒吧里音乐悠悠,旅游小店热闹非凡,有一种欧洲小镇的味道,让人一秒穿越到异国他乡,但又不失那份属于古镇的宁静与淡然。游人和当地人一块儿,悠悠哉哉,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
说到网红打卡点——太阳宫,那可是孔雀舞杨丽萍老师的私人别墅,白族女儿的骄傲啊!一提起这名头,全国各地的朋友,甚至漂洋过海的外国友人都忍不住想来瞅瞅。据说是全球最美的房子,好奇地想看看最美的房子到底长啥样儿。可惜啊,时间、行程安排比较紧,加上预约难,门票也不菲,咱就只能在外头远远地望上一眼,算是跟大明星的豪宅打了个照面儿。
不过嘛,这洱海边的风景也是一绝!咱坐在小酒吧前,周围鲜花环绕,海风轻拂,看着人来人往,心里头那个惬意啊,难以言表。赶紧摆个Pose,咔嚓一下,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证明咱也来过这网红小镇,感受过那份独特的韵味。
生活不就是得有点说走就走的旅行嘛!双廊古镇、洱海风光、还有那让人向往的太阳宫,虽然咱没能深入探秘,但这份经历和记忆,已经足够美好,足以让人回味无穷了!能在旅途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一如在双廊古镇感受到的那样!
探访严家大院
穿过古镇琳琅满目的商铺,犹如越时光隧道,来到喜洲严家大院博物馆,感受白族商帮的辉煌篇章。三十元门票,不仅是通往历史的钥匙,更是对岁月静好的致敬。花甲之年的我享受半票优惠,这是岁月赋予的温柔,也是文化传承的温暖延续。
六十元聘请的身穿民族服装的美女讲解员,引领我们穿梭于严家大院的前世今生。她那声情并茂的讲解如数家珍,加上一些夸张的肢体语言,如同古宅中的精灵,大头小友对讲解的专注,是对知识最纯真的渴望,使得这趟旅程更添了几分不一样的意义与温馨。
茶马古道铸就的财富传奇,永昌祥商号回响着历史的驼铃声。严子珍,白族商帮的璀璨星辰,四房妻室,海外后裔,他的故事是家族荣耀的见证,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蒋中正亲笔题词,悬于堂中,熠熠生辉,不仅是地位的象征,更是历史的铭记。
豪宅展现了白族建筑的精妙,石头切片成画,富贵根基图、司马图的匠心独运,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院内天井、金库、闺房、书房,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严家的富甲一方与文化底蕴。防火通气桥的智慧,小姐私塾的静谧,是家族兴衰的实物编年史。
严家大院幸运地保存至今,即使经历了文革风雨也未损其貌,成为历史的活化石,文化的传承者。杨克成的慷慨捐赠,让这份遗产得以公诸于世,继续发光发热,为古镇的经济与文旅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愿严家大院的故事永远传唱,让后人铭记那段辉煌的历史,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家族情怀。愿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照亮古镇的明天,为文旅事业贡献不竭的力量,也祝愿每一位到访的旅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收获。
体验“古法扎染”
在元通的那片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古法扎染”体验之旅,让我们亲手触摸到了四百年传承的温度。五十元的午后时光,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活动参与,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探索。
踏入那间充满古朴气息的私人扎染小作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以手工为傲的年代。白布之上,我们小心翼翼地描绘着心中的图案——我体验的是猫咪的静坐的图案,好一个 “独酌罢夜坐”的姿态,大头选择了太极图案的和谐、小女看中了对称花的雅致,在扎染师傅的指导下,我们用一针一线寄托着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然而,真正的扎染艺术远不止于此,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份通过折叠、挤、揪、扎、缝,所创造的布疙瘩背后的故事,以及染料在加温后缓缓渗透的魔力,尽管时间紧迫,效果或许未能尽如人意,但那份参与的欣喜与成就感已足以让人沉醉。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神奇的染料竟源自板蓝根——一种既平凡又伟大的中草药。它不仅是治疗感冒的良药,更是扎染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灵魂。在扎染师傅的指导下,每个人都亲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虽然过程更多是“体验式”的,但那份亲手缝制的触感,以及观看扎染高手们精湛技艺的震撼,已足以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博大精深。
离开时,我们带着晾干后的作品,心中满是对扎染之乡——喜洲周城的敬意与留恋。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扎染的世界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色彩,也传承着这份古老而珍贵的技艺。院子里挂满的扎染作品,如同五彩斑斓的梦境,让人目不暇接。而各式各样的扎染成品,更是将这份美好带给了更多的人,让扎染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我们抵挡不住这份民间传承技艺的诱惑,带回了扎染遮阳帽与连衣裙,它们不仅是实用的旅游小商品,更是承载着扎染文化精髓的艺术品。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当穿上它们,都能想起那个充满乐趣与收获满满的午后,以及那段关于扎染的美丽邂逅。
牦牛坪 蓝月谷
在晨曦的拥抱中,我们乘大巴踏上了前往牦牛坪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玉龙雪山那皑皑白雪的憧憬。四千六百米的高空,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心灵的洗礼。行囊里,五罐氧气如同生命的守护者,一盒葡萄糖水则是温暖的慰藉,穿上毛衣冲锋衣,全副武装的我们仿佛即将踏入一场未知的探险。
我们乘坐的大巴,如同穿梭在云端的使者,将我们缓缓带至雪山脚下的牦牛坪。
与地面320米高度落差的缆车缓缓升起,恐高的我心跳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加速,但那份对未知的恐惧,很快被眼前的美景所替代。缆车玻璃窗的水汽凝结成珠,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车窗上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虽然高处不胜寒,却也让人心旷神怡,与索道缆车擦肩飞过的陌生游客相互问候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编织成一首温馨的交响曲。
走在蜿蜒深红色的木质栈道上,每一步都踏出了对自然的敬畏。雨季的湿润,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野生菌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是大自然最质朴的邀请。
牦牛坪,这片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以它独有的方式迎接着每一位访客。雾气蒙蒙中更显神秘,大大小小的玛尼堆随处可见,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藏民们的虔诚与祈愿。成群的牦牛、奔驰的骏马、低头吃草的羊群,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与人类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画面。
尽管雪山与瑶池的身影隐匿于云雾之中,留下些许遗憾,但这份神秘却更加激发了我对玉龙雪山的向往。牦牛坪散落的动物粪便,成了我们辨识动物的趣味小课堂,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自然的智慧与生命的奇迹。
蓝月谷,一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雨后的它,更添了几分清新与脱俗。湖水蓝得深邃,清澈见底,倒映着翠绿的树木与蓝天白云,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镜子。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在这里找到了最生动的注解,青年男女们在这里合影打卡留下爱情的见证,给这片山谷增加了多情而浪漫的色彩。
蓝月谷的午餐以一根玉米一杯水解决,虽简单但更多的是满足,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旅途中的小确幸。古镇的探访,苗族服饰的体验,网红小吃的品尝,每一刻都带来欢笑与惊喜。
当夜幕降临,云南的快乐之旅也缓缓落下帷幕。但那些美好的瞬间,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