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烧岗楼》读后想到的
文/陈克
南秀山老师这篇小故事,发表于2005年《京九文学》第2期,写了抗日游击队夜烧日夲鬼子岗楼的故事,动人心弦。当时深受读者喜爱。至今已过去19个春秋,读起来依然饶有兴趣。
南老师无愧是一位一专多能的作家。大家深知他是以新闻撰稿者著称,然而他对地方史料、小说、故事、诗词兼修,都有很大的成绩和造诣。《夜烧岗楼》颇见其长。他文字功夫锤炼自如,驾驭故事更是驾轻就熟。
我不对《夜烧岗楼》此文本身情节予以评头论足,只说他不忘党的战斗历史精神一面,他就是写作者的楷模!
现在写战争年代的小说故事已经不多,很多人尤其年轻作者一是对历史境况不了解,二是现代文学底色的更新,让他们的写作走向发生了变化。
随着新时期的步伐
把笔墨的着力点转移到新的制高点上来。然而对南老师来讲,他一只手伸向传统,一只手伸向当今,仍然坚守着过往已久的阵地,实属难能可贵!
众所周知他立足于本土,为历史人物立传。书写了不少虞城各历史时期的地方志、人物志、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史料,为后人留下记典,积累了较多的素材。他的先决条件是这些都成为他能写好我党军民每个阶段的辉煌岁月。我们的许多写作者是达不到的。仓里有粮心里不慌。所以,南老师写起来老马识途,如坐春风。
大家常念,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在哪里?不在陈陈相因大家早已写烂了的生活小圈子里,不在东鳞西爪逸笔草草的书本里,不在卿卿我我儿女情长间。脱离开社会大生活便写不出有血有肉有筋骨的好作品!
在此,给南秀山老师翘指点赞!
作者简介
陈克,河南虞城人,退休干部,河南作协会员、河南美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