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震精神 凝聚发展力量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金结公司举行党课教育报告会花絮
引 子
“上百万人民急需救助,风险我担!”这是89岁唐山抗震救灾英雄李升堂老人走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金结公司会议室为公司党员讲授党课时发出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
7月25日,金结公司举办“弘扬抗震精神 凝聚发展力量”纪念唐山大地震48周年主题党课教育报告会。旨在让广大员工感悟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伟大精神力量和二十二冶人援建唐山的抗震精神,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报告会主讲人为唐山抗震救灾英雄李升堂和金结公司党委书记安凤军,报告会由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徐晓慧主持。
花絮一:讲述动人故事 弘扬精神血脉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里氏7.8级(资料有述美国监测达8.1级,京津地区地阻表地震仪已破格)地震。当时,李升堂老人时任唐山飞机场航行调度室主任,大地震发生后,他作为幸存者,亲眼目睹了众多伤员涌入机场求救的惨痛画面,受伤的老百姓把解放军当做唯一能救命的人。他们渴望的眼神、动情的话语、真切的乞求,让肩负飞行救援任务的李升堂为之动容。在失去与外界联系的困境中,大地震当天李升堂老人毅然决然地排除一切阻挠和困难,当机立断按非常时期特别情况起飞。他果断调度飞机,派人在第一时间将大地震消息向党中央进行了汇报,为抢救唐山人民生命财产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
“为了唐山人民,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要保证每一架飞机安全起降,抢运赈灾物资,多外运一些伤员,誓死挽救唐山人民的生命财产!”李升堂和他幸存的四位战友组成临时党员小组,并立下誓言,“尽早尽快尽多”地运送、抢救伤员。在震后通讯设备全部被损的情况下,他凭借多年的飞行经验,通过“肉眼指挥”飞机起落。仅用一辆能自身发电的通讯车,采取对空中飞机喊话的办法,经过15个昼夜奋战,共指挥来自全国30多个机场,13种飞机,11项飞行任务,3000多架次安全起降。共外运重伤人员20000例,数千吨急救用品、急需物资、医疗队、抢险人员快速降临。为唐山大地震救援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这里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唐山人民没有忘记我们。你们看,唐山市政府为我们在这里树立起了雕像,还竖起了2.5米高、10米长的展牌。这上面写的都是我们当年的故事”。有幸陪着李升堂老人走在唐山人民公园的广场上,他一边指着旁边的雕像和展牌,一边动情地和我这样说到。1977年,李升堂调度室荣获中央军委“集体一等功”,唐山地震博物馆陈列着他们的事迹,写入《唐山地震志》和《唐山军人志》,并编入《唐山百年纪事》一书,永载史册,彪炳青史。他也曾被评为“感动唐山十大新闻人物”。李升堂老人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他的故事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为唐山建设贡献力量。

“二十二冶人因支援震后唐山建设而来,震后仅仅28天,二十二冶人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唐钢第一炼钢厂复产抢建任务,为震后唐钢炼出了第一炉‘志气钢’。48年来,二十二冶人与唐山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携手同行。李升堂老人亲身经历的抗震救灾故事让大家敬佩不已,他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我们将继续弘扬抗震精神,鼓励员工厚植主动担当、奋发有为的创业情怀和摒弃‘小我’、成就‘无我’的奉献情怀。要敢想敢干,像李升堂老人一样,爱国爱企爱员工,为民为企为国家,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门心思干事创业。”金结公司党委书记安凤军在听完李升堂老人的党课以后,情不自禁地和大家一同回顾了二十二冶四十余载的发展历程并抒怀了对李升堂老一辈抗震英雄的敬仰之情。

花絮二:弘扬抗震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金结公司是与二十二冶共同成长的专业公司,在抗震救灾精神的指引下,形成了“雕钢琢铁 创优育人”的优秀企业文化精神。金结人在干事创业、建设唐山、奉献祖国的建设潮流中,敢拼敢搏、敢于直面困难,敢于面对挑战,以无私的精神和奉献的情怀,用一座座精品工程在各大城市树立了公司的“金字招牌”,赢得了各方赞誉。金结人的建设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更积极参与十余项海外工程,他们用精湛的业绩摘获建筑业“奥斯卡大奖”鲁班奖5项,钢结构金奖25项。在“再跨越、再翻番”的新征程上,金结人将继续秉承“雕钢琢铁 创优育人”的企业精神,奋楫争先勇激流,迎难而上再突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活动过程中,金结公司青年员工代表通过提问的方式与李升堂老人对话沟通,安凤军为李升堂老人佩戴党徽并赠送“政治生日”贺卡表达敬佩之意。
“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是伟大的唐山抗震救灾精神,作为与凤凰涅槃的唐山有着不可分割的二十二冶人,我们将以更加砥砺奋进的姿态赓续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不断书写新的精神史诗。
(作者:徐晓慧,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