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抬头,诗意穿过太平洋
文/王谨(梅仁)
中国农历二月初二,
青龙初醒抬起了头。
醒龙的哈欠带起蛰虫咸动,
万物复苏嫩芽吐绿。
诗情画意装点着仲春,
世界歌吟在太平洋上空游走。
丝路春晚连接着北京悉尼纽约,
新春图案定格在“一带一路”。
地球村在疫情后时代复苏,
世界爱好和平诗人挽起了手。
海上陆上共享“丝路春风",
珍惜好时光,在春色里昂起头.
(写于2023年2月21日,载丝路诗刊、北京诗歌网、都市头条等)
2,延安,不只是有窑洞
多少年,
人们留下一种陈见,
延安似乎只有窑洞和贫瘠,
只有枯燥和困苦生活的历练。
实际上错了,
昨天与今天,
自从毛泽东率领中央工农红军会师陕北,
这里就与贫瘠与枯燥再见。
这里成了革命精神的焠炼之地,
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军民体质恢复日健。
杨家岭窑洞毛泽东的讲稿还在发声,
还有抗大、鲁艺、解放日报和保育院。
简陋剧场里响起音乐旋律,
还有话剧歌剧木刻板画活跃其间。
延水河畔有革命情侣散步的身影,
战斗间隙也难得有革命浪漫。
延安的阳光显得清朗明艳,
吸引着国统区大后方一批批青年。
到延安去成为有志青年宏大理想,
革命根据地的圣光在世界呈现。
将士回延安休整重赴前线,
他们披挂着延安精神锻造的盔甲,
在前线面对敌人的枪弹一往无前。
延安精神铸造了克敌制胜子弹,
延安精神成为百年的党红色遗产。
几百年前的老延安,
也并非只有窑洞,
这里曾是北宋延州府重要镇关。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镇守延川防西夏来犯。
城楼高筑街市繁榮,
将才守护百姓心安。
酒肆杂耍应有尽有,
黄土高原犹如江南。
岁月风尘烟灭了塞北繁榮 ,
古城楼毁于罪恶的国民党飞机炸弹。
延安的记忆需要复活,
陕旅扛起复话的责任。
将历史风尘和进建造的泥浆,
垒起岁月砖石让古风韵再现。
圣地河谷耸起昔日城楼,
古街区老建筑得以复原。
宋代酒肆饭庄让人穿越历史,
宜居客栈休闲娱乐风景尽显。
绿色植被覆盖黄土高坡,
重新賦予绿色“塞上江南"再现。
威风锣鼓奏出黄土高原活剧,
圣地河谷演绎出延安历史变迁。
历史与现代衔接相得益彰,
延安这座城市人文侧影丰满日渐。
来吧,到延安来吧,
圣地河谷老城的摹本还在复活,
宝塔山下的延安号声还在历练。
你可以体验这里的红色基因,
你可以体验华夏文化复兴重任在肩。
(写于2021年5月26日,发表于《延安日报》《作家报》《丝路诗刊》等,)
3,怀念那片“卓玛湖”
在青藏高原的中低处,
藏语赋予的名字“措温布”。
传说是神灵赐予一片“卓玛泉,
还融入文成公主爱情故事。
文成公主受父之命,
唐蕃联姻新郎是松赞干布。
送亲队伍跨过日月山,
也经过美轮美奂的青海湖。
湖光倒映着文成公主美颜,
高原支支泉流送来松赞干布的祝福。
我曾多次来到青海湖,
试图从湖中打捞那段美丽传说和故事。
站在湖畔我凝思远望,
似乎看到长长送亲队伍和粮草护部。
我每次站在青海湖畔,
似曾相识不曾却步。
初次亲近的青海湖,
湖面蔚蓝,
湖畔只有野草与野花相伴。
周边生态呼吸着自然声息,
一切来自于上天的惠顾。
如今的青海湖,
湖水仍然清澈,
周边似有人工雕琢这块璞。
湖畔种下片片油菜花,
拍照的小马在等着游人原地漫步。
南方油菜花开在春天,
夏日油菜花是为青海湖把妆补。
卓玛的衣珮仍然声响悦耳 ,
吸引我手捧“一泊蓝”圆梦青海湖。
(写于2022年7月10日,发表于《丝路诗刊》、《国是观》《今日头条》等)
4,博南寻梅
这是千年撑起的时空,
乾坤朗朗,草木森森。
博南束发留須先民(注1),
驱赶满荷丝茶马队疾行。
过大理通往密支拿八莫,
缅甸印度商埠得以繁兴。
马蹄声脆,铜铃悠远,
古道一段传奇至今留声。
千年时空神州处处,
群山巍巍百木横生。
岁寒三友之冠梅花,
尤受先民推崇爱之深深。
鄂东有晋梅天台出隋梅(注2),
博南梅种丰富更让人垂青。
梅花绽放凛然傲骨,
梅香释放民族精神。
新时代传承民族文化,
博南引来爱梅寻梅写梅人。
拨开荒废古道旁乱木杂草,
一棵棵古梅重现身影。
花苞遇见有缘人喜不自禁,
一夜盛开香溢古道四邻。
苍老的古梅诉说岁月沧桑,
爱梅人赏梅评梅吟唱写生。
注:博南,系唐代南方古丝路重要驿站;注2、晋梅,在湖北黄梅县境内;隋梅,在浙江天台国清寺
(写于2020年1月18日,发表于《国通社.文学名家》、《今日头条》等)

王谨,笔名梅仁 ,曾用名王金球,原籍湖北黄梅县,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名誉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