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获全国征文三等奖 】
江豚吹浪立 生态佑繁华
◎ 红榜作家 陈 海 燕

在大江大河大武汉的长江新区阳逻,阳春三月的春色,是画师眼中的水墨丹青,诗人笔下的唐诗宋词,是长江大堤上一剪剪柳枝的摇曳,阡陌田野一片片油菜花的盛开。春意葱茏,柳绿花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这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的一个上午,我老来突发少年狂,徒步来到阳逻新港大堤武叽头段,想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旗舰物种——江豚进行一次亲密邂逅。
我爬过一段护堤坡,来到堤面上,顿觉金风送爽,天地辽阔。长江,在霞光中如同一条缀着金丝的缎带缓缓流淌,岸边有细浪轻轻拍响,让我近距离地聆听到了母亲河的低吟浅唱。
长江江豚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物种,一级国家保护动物,它们的嘴巴有着一定的弧度,看起来就像在微笑,所以被称为“微笑天使”。江豚活动时像一道闪电,迅速地从水中跃起,露出它滑滑的脊背,那跳跃的瞬间,它们的身形如同一个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又像是在与天空嬉戏,那独特的姿态充满了力量和美感,不禁让目睹到这一奇观的人们心旷神怡地融入到这个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青少年时,我就读阳逻三中,每个周末都会和二三同学相偕到江边散步,放松学业的压力。不经意间就会看到江豚三五成群跳跃,闪亮的水花如同繁星散落,它们的身姿优美,动作敏捷,好象在跳一曲美妙的舞蹈。是如此机缘让我迷恋上了江豚,有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痴迷。高中毕业,当兵,参加工作,如今五十年过去了,再没有目睹到“微笑天使”在水中摇曳生姿的画面。
龙年春节期间,我在手机上刷到一则抖音直播,画面中的两只江豚,轻盈地飞出水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光滑的脊背飘洒出一串娇艳的水花。闋别五十年的长江江豚戏水奇观逼真地再现眼球,让人惊叹让人震掝。身心似乎也返老还童,回到了当年亲眼目睹时的激情澎湃。
进一步关注得知,这个抖音直播是由新洲区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武汉市市级民间河湖长徐建利和伙伴们开办的,以“助力江豚重返武汉”为主题。直播时还配上江豚科普知识,以及如何轮班蹲守,历尽艰辛,千呼万唤才在双柳街道的长江边拍摄到此画面的解说。经专家辨认,这两头长江江豚疑似母子豚。链接观赏直播的成果让人更欣喜。
2022年4月22日徐建利等伙伴拍到8头以上江豚次第出水。
2023年3月26日下午,徐建利和志愿者们蹲守抢拍的结果让广大市民看到了15头长江江豚成群出水的壮观场面。
生态环保志愿者的长期守望,让长江江豚成为风糜一时的“网红”。引出一大批江豚迷,包括年届古稀的我。为能重拾青少年时亲眼目睹江豚逐浪嬉戏的快感,什么时间和机遇才有可能观赏到江豚出水呢?徐建利的抖音科普给出答案:江豚民间俗语称为“街溜子”,用肺部呼吸,大风大雨暴发前由于空气沉闷,会时不时跃出水面进行呼吸。而长江由西向东流,东风浪大,两种力量对冲,水中含氧量增加,江豚就喜欢活动。还有一种情况是江中有货轮经过时,搅动水体形成浪花,有鱼儿跳腾时,江豚会聪明地守在货轮外围捕食。有此经验之谈,才有我选择去阳逻新港武叽头段观赏江豚的行动,这里水深湍急,巨舶来往穿梭,我们的“微笑天使”兴许能赴我一次心灵之约。
“江豚江豚尔何物,吐浪喷波身突兀。”这是宋代词人王禹偁观赏江豚时的描述。无独有偶,宋代诗人楼钥在《渡扬子》中也有类似江豚喜风的感怀,“江豚吹浪雨飕飗,望断天涯人白头。”距宋朝几百年的清代诗人薛时雨也有“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吟咏。
“吹浪立”三个字,确是一种深切体验,太美了,你会为之振奋,叫作心旌摇动。因为这样的美很少有机会与你相遇,你不常亲睹、欣赏和沉醉于这样动人的美。所谓欣赏与沉醉本身就会唤起“相见恨晚”,“摇波拍浪乍群起,尾厚喙长䰇鬣赤”的动感回忆。同时也由此印证江豚喜风而动这一与生俱来的规律。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的破坏,江豚数量逐年减少,在适合它出现的江段与天气鲜有露头,让江豚腾跃的壮丽景观淡出人们的视野。科考数据显示,如今长江自然环境下仅栖有1249头,种群处于濒危边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长江生态的破坏与保护深深打上了当今人类文明艰辛前行的烙印。多年前人们重发展,轻保护,工农业生活污水直排,长江成了一个巨大的纳污河,水生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比如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鳍豚如今杳无踪影。仅就阳逻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就亲见过生活污水基本不经处理就近排入了长江。给长江生态造成过严重破坏。窥一斑而知全豹,长江流域沿线有多少个城镇曾给母亲河泼过脏水。从2010年起,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将保护母亲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上议事日程。花大力气建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搬迁关停,转型升级,涉嫌污染的沿江工厂。组建庞大的河湖段长环保志愿志队伍,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力精图治的效果是天变蓝了,水变清了。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宜昌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位置,苦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光阴荏苒,尺壁寸阴。总书记六年前的这个讲话,让母亲河的生态环境焕发出新的生机。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一次次真抓实干的生态保护会议,一幕幕民间河湖长志愿者冲锋在前的现场直击,一个个报道环保志愿者的暖心故事,一屏屏网友盛赞的良好互动,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大保护具体行动;一处处历经艰辛的整治改造,终于抵达的目标。诠释着党和政府的使命担当。生态保护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全力以赴生态环境大保护的征途中,护坡堤植被绿意盎然,水土流失保护效果趋于完美,污水减排改道净化处理,让母亲河水清如镜,十年禁捕给长江各类水生物带来繁荣生机.....一系列强有力保护措施,我们一路见证,让我们看到了最美的风景。随着长江奔涌,长江明珠不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徜徉在大堤上,极目远眺。“江天一色无纤尘。”两岸绿扬葱茏,天地满畈春光。一袭简洁又蓬勃的生命原色,一条如白练宛约的长江,把大自然推向极致的繁盛。我愿徜徉在这泼墨画里,用身体去感受,用心灵去领悟母亲河的变奏曲。我期盼亲眼目睹的江豚虽没有与我不期而遇,我没有无缘邂逅的失落,反而将此行的初衷变成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我笃信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江豚种群的不断繁衍生息,随着武汉江段水质的逐年提升,饵料增多,栖息环境的改善,曾经在这一带长年生活的一个江豚种群,随时能与我相视而笑的。
2024年3月6日
作者简介:陈海燕,男,年届七十。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出版24万字长篇小说一部(长江出版社),并获湖北省第四届长江杯网络文学大赛新秀奖。有中篇小说《歌舞足道》,数十篇散文,数百首诗词在省内外各种纸刊和网络平台发表,有多篇散文获得等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