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大明川
作者:李冬泉
甲辰年季夏。某日。一个叫梅子的老师,领着三十六尊文曲星弟子,来到了太行山东麓的某个地方。据史料记载,此地距灵寿县城西北九十里。横山岭西,团泊口东。多产果木, 春盛花色蔽野。人呼“锦绣大明川”。

(大明川)
他们是乘坐大巴车来的。虽然大都鹤发朱颜,却气宇不凡。
一下车,便欢呼雀跃起来。
山神拄杖恭迎于门前。见过礼,便上前询问。带队的梅子说,来寻找梦想的。山神再问,找啥时候的?未等梅老师回答,众弟子纷纷说,找几百年前的,找几十年前的,找昨天的,找今天的,找明天的……玩皮的样子,连他们自己都笑起来。
山神点头,往每人脖儿里挂一蓝色塑胶牌儿,上书几个字:京冀知名作家。众人问,何用?山神答,光遇通行证。戴上它,即可搭载时光穿越火车,随便寻找何年何月之宝,俱可。众人点头,纷纷恭敬戴上。
一拥而入。
一花仙子翩然落至跟前。引领一众人等,率先坐一穿越小火车。绕行一周,历时三年零三个月零三天,翻山,入海,过树桥,转迷宫,卧沙滩,宿农场,伴萌宠,住帐篷,烧烤有烟,咖啡飘洋……一路上,更是风餐露宿,雨雪相随。住有水上吊脚屋,野营大房车,太空旅居室,不一而足。
(草坪)
最令人惊诧的是,上车时,尚是鹤发鸡皮,停车处,却各个童颜复生,摇身一变,成为十来岁的少年男女。一众人等,皆指着对方的眉脸大笑。
人们在小火车上还没有坐够。再来一圈儿!几个孩子同时大喊。
一个叫发哥的,坐在小火车尾,奋力蹬踹,阻止停靠,居然使小火车最后一节悬滞。他谎称脚疼,不肯下来,最后被三五壮汉强拖下车。
花仙子笑而不语,独自前行引路,前往下一处妙境。
但见甬路两侧,俱是草毯。帐篷大大小小,如雨后蘑菇一般。身着清凉女子,穿着拖鞋,露着涂有色料的趾甲,或站或卧,腿白如月。
与男神、与幼儿,嬉笑休憩。
花仙子站在队伍前伍最前面,一一讲解。
起初,大家还紧紧相随。奈何风景各异,乱花迷眼,很快便乱了阵形。
那花仙子也不知飘然何处,踪迹全无。
丢下三十六个孩子,三五成群,七八做伴儿,甚至形影一人,悠然自得,全不顾他人何处,自在何方。
刹那间,便与那满园的游客融合在一处。
金哥来自天子脚下,一生戎马倥偬,自然见过大世面。
他一出现,便令人肃然起敬:墨绿色的军装,一尘不染的鞋履,一副墨镜,更增添了一丝丝儿的神秘。
他与同样来自京城的胡哥、红姐一直走在一起,身后紧随的便是国际名庄的刘姐。
金哥的眼,一直紧盯着路边的花海。
(鲜花)
那漫天漫地的花儿,仿佛一天的云霞,让他目不暇接,脑子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儿来。
金哥,你想找啥?刘姐问。
我……我想知道它的名字。人们纷纷弯腰、轻抚,仔细辨认着。甚至拿出手机,调出识花君小程序,打探它是出自哪个府邸。一时忙乱,竟无人识。
犹向水湄散彩霞,
缤纷摇曳绽芳华。
频呼伙伴同嬉戏,
蝴蝶误催醉蝶花。
恍惚间,一只小鸟从树梢上停留下来,笑嘻嘻地吟诵了几句。
是乌鸫。刘姐轻声叫起来。
但见它通身黑色,黄眼黄喙。它两只乌黑的爪子,紧紧地抓着树干,一边扭头张望左右,一边打量着众人。
我的乖乖。刘姐他乡遇故知,一时竟然激动起来。
姐姐,鸫鸟叫。
小鸫……
鴶……鴶……鴶……它开心地笑起来,声如击石。
(树桥)
随后,它从杨树枝上,跳到下面的桥索中间。小鸫知道,这座索桥,共连接了四十棵大杨树。它的一侧,便是慈河古道。河上,波光潋滟,一只乌篷船悄然停立,一对儿情侣正依偎在上面,你侬我侬。蝉们发现了,一齐高声呐喊,知了,知了。小情侣根本不理他们,独自享受着自己的二人世界。
一个顽皮的孩子突然从树桥的一端跑过来。踩得桥儿吱吱嘎嘎,晃晃悠悠。小鸫吓了一跳。她展翅高飞,瞬间便落到了附近的一棵樱花树上。那树,足有12米高。刘姐仰头,直到脖子酸了,才发现她的身影儿。她挥手向小鸫致意。

(木桥)
冲过来的孩子姓付。一辈子喜欢桥。云南大理的松水藤桥,重庆江津的利济桥,湖北恩施的狮子关浮,还有鲁班爷爷造的赵州桥,俱曾见过。唯独没有见过树桥。这次,他开眼了。他在桥上疯跑。
小晔子是个有心人。一进园中,他便拎着相机,拿着纸笔,到处寻找一个绘画的老人。是他,把整个园子的地面,绘画得如诗如酒。而同为大地上最美的诗人,他岂肯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和陈晔老师一起)
西北孤狼,原来习惯了大漠孤烟,寒风猎猎。此时,他的嘴里正嘟嘟囔囔:老幼皆可,动静相宜,浓妆淡抹都是诗。
我,一个在平原上转了五十年圈圈儿的毛驴儿,此刻,也不禁敞开嗓门,大声驴吟起来:初见不知景中情,再见已是景中人。只要你来过,就一定会爱上锦绣大明川…………
花仙子重返来路,一路寻找着刚才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六个孩子,却都跑没了踪影儿。她一路走,一路打听,你们见到那群疯孩子了吗?甬路上,卖熟玉米的老奶奶摇摇头说,没看见。在水管儿前洗刷羊肉串儿盘子,勒着丸子头,穿着白色羽衣的一女仙儿,也摇摇头说,没看见。一个推着轮椅的中年男人,轮椅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他们都摇摇头说,没看见。
都快中午了,该让他们去吃饭了,花仙子说着,又去了玻璃游泳池、卡丁车场,都没有。最后,她来到贝壳餐厅,餐厅里只有一个贪吃的孩子,小俊哥。
(贝壳餐厅)
一桌子的虾兵蟹将正与他战斗。
他一手的海鲜血。
花仙子重新来到甬路上。
她看到到了邢哥一个人正踽踽独行。
花仙子喊住他,邢哥,你往哪儿走?
邢哥说,俺屋里的几个兄弟,都到慈河沟里捡贝壳去了,我也去……
我喜欢烟雨,喜欢小桥,喜欢长长的巷子,巷子里种着茂密的青竹,更喜欢披着长发、打着花纸伞的花妖……心正想着,雨来了。
是细雨。如草尖儿,如花瓣儿,如鱼网儿。
(花伞)
花仙子也打起花伞,继续寻找。雨中的树、叶、草、花……白的房车,红的气球,绿的草地……更加浓烈,更加鲜艳,更加诱人。苍穹下的孩子们,就像蝌蚪,像燕子,像鱼儿……
花仙子经过六号房车的时候,听到里面有抽泣的声音。
她轻敲门入,但见三个岁数相近的男孩儿,正一起遑论吃饼子、撸榆钱、捣腿骑自行车的艰苦岁月。说到艰难处,论到伤心时,不禁掩面擦泪。他们说,普哥刚刚率领着一众人等,膜拜了一片红色建筑,看到红军战士煮牛皮,嚼草根儿的故事,不禁引发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常忆苦思甜,方不会忘本。
锦绣大明川,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啊!
这是一片可以造梦的地方。
更是一个圆梦的地方。
花灯齐放。
(花灯)
在锦绣大明川的夜色中,萨克斯吹出了月亮。
在距离他们约一二里路的地方,一位山神正在微笑。
它的脑门上,刻着几行字:太行东麓,山神庙村。古传此地,三橡千寻。山间生灵,嬉戏绿荫。有人盗木,两树无存。虎狼为至,动魄惊心。山外仙来,白发雪襟。令修庙宇,可慑兽群。祥和重现,岁到崇祯。渐成村落,遂名至今。
【作者简介】李冬泉,河北无极人。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小说、散文、小说评论等文学作品散见于《文艺报》、《长城》、《当代人》、《短篇小说》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