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远不迟到
作者:刘汉江
趁着清明节放假,我和妻子合计了一下,决定把租的房子退了,搬到自己刚装修完的新房子里住。
租住的房子离我工作的单位很近,也就是一公里左右的样子,步行十分钟足够,骑电动车不会超过五分钟。而我的新房子却在市区远郊,距单位少说也有十来公里。我思忖租的房子虽近,但不是自己的,得付房租;自己的房子虽远,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不用付房租。在搬家的事上,妻子有点踌躇(更多的是舍不得我),隐隐地说,搬过去是好,可你上班远多了,每天要骑四五十分钟的车,春秋不冷不热的时候还好,碰到刮风下雨、炎夏寒冬,咋办?这些事我早有所料,但想想寄人篱下的滋味,想想每月不菲的房租,我很男子汉地咬咬牙,我行!
在妻子面前承诺的事情,向来不能后悔。就这样,我们在节日期间就把家搬进了新房子。新房子刚刚装修过,窗明几净,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家具和墙壁上还散发着好闻的油漆香味,我知道有害,但是就是觉得舒心。住自己的房子感觉是好,但是一想到从今以后每天得开四五十分钟的车上班,走那么漫长的路,心里还是有点不寒而栗。
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清晨,我早早地起床了,看一看时间刚六点,洗漱完吃早饭,一切收拾停当,还不到七点,我想想路很远,还是早点走吧,关上门,骑车上班。
在这个时候,许多上班族还在床上,我已经行进在上班的路上,马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和车辆,显得宽阔而安静,我的心情也格外的轻松和舒畅,信马由缰,驰骋纵横,一路上还不时欣赏沿途的风景,梳理一下杂乱的心情,一点都不觉得累。不知不觉地,我已经到了青年路上的火车隧道,这时,从哈尔滨方向开过来的256次列车刚刚进站,站台上人声鼎沸,煞是热闹。我瞄了一下手表,是早上七点半,火车站距我单位不远,至多也就是十分钟的样子。
到了单位门口,工人们还没有上班,值班的人员很诧异,问我今天怎么这么早,我笑了笑,未予作答。上楼,开门,进了办公室,整理好办公室杂物,顺带烧好一壶开水,同事们这才陆续进门。
说实话,我不是个勤快人,以往住得离单位近,总有依赖思想,早上七点多了,妻子再三催促,可我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一直等到最后几分钟,才匆匆起床,像打仗一样洗漱,像救火一样收拾东西,甚至早饭也顾不上吃,火急火燎地骑车,气喘吁吁的上楼,手忙脚乱地签到,结果还是经常迟到。
现在,住得远了,倒反而提前到班了,一连数天,我从不迟到,在同事们到来之前,我已经准备好一天的工作安排,领导和同事们用异样眼光看我,原来懒散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变得勤快,积极,是想提拔,还是想表现?我不好说什么?其实我心里明白:住远了,我怕迟到。
有一句老话叫“早起三光,迟起三慌”;还有一句俗语是:“笨鸟先飞”。以前我住得很近,老迟到;现在我住得远,不迟到,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有了责任,有了压力,担心会在路上耽搁什么,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提前量。搬入新居以后,我坚持早早出门,慢慢赶路,悠悠看景,一路走来,总能提前到达。有趣的是,我每天早上七点半路过火车站隧道,哈尔滨开来的火车也准时进站,一连几天如是,我把这事告诉妻子,妻笑着调侃说:你和火车有个约会!我也大笑。
其实,不仅是赶路,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我很贫穷,距富裕很遥远;我很卑微,距高贵很遥远;我很无知,距渊博很遥远……。但只要我有压力,有动力,有目标,有方向,只要我们能从现在出发,从马上做起,路再远也不会迟到。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