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世界为中国喝采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半个月的激烈角逐,已于北京时间8月12日凌晨三点在法国巴黎圆满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斩获40金27银24铜,创造了境外参赛的最好战绩。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发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传统优势如跳水、乒乓球、举重、射击等项目中,继续发扬光大。一些弱势项目如女子自由势小轮车、女子网球等,更是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他们,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在巴黎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也让世界记住了他们共同的名字—— 中国运动员。中国代表团在巴黎斩获40枚金牌,与美国并列金牌榜首位,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祖国获得第一枚金牌至今,已整整过去了40年。今天的巴黎奥运会上斩获的40枚金牌,每一枚都对应着每一年,中国体育人一直在不懈的努力。在奖牌之外,中国奥运健儿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的精神风貌,他们用高超的技术,拿最干净的金牌,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喝采。正如法国媒体在金牌榜的排序中,将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代表队各取得的两枚共4枚金牌,计算在中国代表团之内。如此算来,中国共取得44金力压美国雄居金牌榜第一。东道主法国的这张榜单图,被网友称为“最美图片”,同时也是法国向世界表明,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的外交政策。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具备着巨大的体育发展潜力。然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任务,中国体育强国事业任重而道远。未来,中国体育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体育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体育健儿们,一定能够书写属于中国体育辉煌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