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
前言:
我的一生有意思,因为一来我的工作经历要比一般人复杂得多:从铁道部援外办公室派往非洲担当“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总部”的英文口语翻译,到“中央广播事业局”辖下“国际电台”英语部的播音员,再到外贸部直属国企“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出口二部的业务员、处长,退休前还为一家美国大公司派往北京担当他们在中国业务的首席代表、全职业务总管,经营管理着他们在中国的进出口生意; 二来,我的人生中还得到过多次贵人的相助,但非常遗憾的是:我错过了所有的发财或升官的良机,我有点儿愚不可及。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我的一生只求当个身体康健、生活愉悦的一介布衣,退休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足矣!好吧,闲话少说,我来说说人生中与贵人擦肩而过的七个小故事。因为文章较长,我分三次发表(这是第二部分)。
与贵人擦肩而过
文/龚如仲(Ralph)
(三)
告别了中信集团,我把目标锁定了外贸部。经妻找熟人搭桥,外贸部属下的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向我伸出了友谊之手。未经英语面试,只是与轻工老总作了一番交谈,我就顺利地被该公司录用了。而且轻工老总为我开出的条件是:一去上班,马上会给我一套至少有两室一厅的住房。
正当我忙着办理调离手续并准备到轻工总公司报到时,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我的大学学长老邹,他当时官拜外贸部部长郑拓彬先生的大秘书。老邹在电话中通知我,让我到部里找他,有事相告。
于是,第二天我如约来到外贸部。老邹见到我之后就开门见山地对我说:“你从电台调到轻工总公司的事,郑部长也知道了。听说你是英语播音员,英文很不错,况且你又懂新闻业务,所以郑部长决定让你来部里工作,不要去轻工了”。 听罢老邹的话语,我着实吃了一惊。我真的没想到,一个小小老百姓的我,调动一事竟然还惊动了大部长?我当即问老邹:“第一,让我到部里干啥工作?第二,部里给我住房否“?老邹回答说:“郑部长希望你来部里先熟悉环境和业务,然后打算培养你成为外贸部新闻发言人”。关于住房问题,他说他得回去向郑部长另行汇报。
我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外贸部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是前途无量的,是个人人垂涎而求之不得的官场肥缺。但回到家中后,我又反复思考了很久:倘若到部里工作,真能当上“外贸部新闻发言人”,我将来有升迁良机,更何况部里财力雄厚,解决我的住房并非难事。然而我往回头想:“自己为房子问题已经奔波了许久,轻工总公司对我如此仗义,我不能辜负人家对我的一片真心。既然我已答应轻工并为其效劳,而人家也遵守诺言、以房相许,我可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啊。于是我还是决定到轻工总公司报到(这儿顺便说一个事实,我在调离电台前,台里已经打算提升我为副处级的副主任,这就意味着我很快便会有个一官半职。然而轻工总公司只是解决我的住房问题,绝无官职相许。这就意味着,到轻工总公司之后,我必须从一个普通外贸业务员干起。至于将来能不能“当官“,那就要看我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于是,我给老邹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依然决定去轻工总公司工作。
老邹听后十分不解。他一边说他会向部长报告我的决定,一边以老学长的名义骂我是个“不识抬举的年轻人”!老邹事后当然向郑部长汇报了我的决定,据说郑部长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对老邹说道:“不来部里也罢,反正他是到了外贸系统嘛”。就这样,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槽人第三次与贵人插肩而过。
(四)
到了轻工总公司之后,我生平所遇到的另一位贵人就是我的顶头上司李浩然处长。我在李处长手下干得风生水起,李处长对我也是欣赏有加。但迫于当时轻工总公司处级以上干部年龄偏大、而我在他们眼里还“太年轻”,所以李处长几次向总公司领导推荐我当副处长,都未成功。总公司领导回答李处长道:“此人四十岁还不到,当个副处长太年轻了,过一两年再提吧”。
后来李处长由于个人原因调离了轻工总公司,到中国丝绸产品进出口总公司当了副总经理(提升了一级),但他和我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不知道多少回了,每当我到丝绸总公司去看望他时,他总是劝我舍弃轻工总公司当业务员的差事,到他那儿当个副处长,但都被我婉言谢绝了。
后来他登上外贸部“贸易管理局”局长宝座后(我当时已经是副处长了),他又一次向我伸出相助之手。我记得有一回我去部里办事,顺便去看望他。已经是李大局长的他就指着我坐着的沙发对我说道:“你不要小看了这张人造革沙发,不知道有多少省长、直辖市市长及自治区一把手就是坐在这个沙发上,想从我手里求得重要商品或物资的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呢”。他接着又对我说道:“你干脆从轻工总公司调过来吧,我先让你当我手下最重要的一个处的正处长,两到三年后就提你为副局长。等我调离或退休后,你就坐我的位置”。贵人突然赐予的良机让我一时不知所措。但思来想去,我总感到就这样舍弃曾给我解决住房问题的轻工总公司有点“太不够意思”,于是我生平第四次与贵人擦肩而过。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