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廉(乐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早两年与乐昌文评朋友去楼下村古村落走访时,见村中一院后废墟土堆上有一大片臭牡丹,花很美,不多,很大朵,也许是新开没多久的缘故吧。
据说臭牡丹的别名称:大红袍,臭八宝,矮童子,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捅,臭脑壳。外形酷似牡丹,伴有恶臭味故俗称臭牡丹。为马鞭草科大青属的植物。叶色浓绿,花朵优美,花期长,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园林花卉。适宜栽于坡地、林下或树丛旁。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由于它萌孽生长密集,还可作为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用于护坡、保持水土。
中药中的臭牡丹一味即来自臭牡丹的根、叶,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之效。夏季采叶、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著名的云南蛇药中即含有“臭牡丹”。
花期为每年5至7月间。我特喜欢臭牡丹的大气,花团锦簇,虽有的异味,但不失多姿婀娜。故落诗一首。
赏臭牡丹
楼下农家院后寻,
顶开花序萼如针。
散瘀解毒添功效,
还可将根入药吟。
另踏春园 (组诗两首)
孤岛不孤
朝入东湖绕翠堤,
临园四望秀枝迷。
清风共坐亭中晚,
踏春园
东湖独岛春园踏,
极目当歌小篆来。
又与夫君游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