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北京头条《青波访谈》之三访周智慧先生-作者:青波-编辑:李诗音-央华网-环球同步
北京头条《青波访谈》之三访周智慧先生-作者:青波-编辑:李诗音-央华网-环球同步
精华
热点
24-08-14 16:39
2626
阅读
关注
智势冲霄 慧情同啸
——三访“中国画海第一人”
中国大海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周智慧先生
(接昨日)时间到了1999年9月,他历时近半年的时间创作的一幅长36米、高5米的巨幅高科技立体动感画,参加了《庆祝建国50周年辉煌的成就展》获得全国一等奖,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他的画作,并在他的作品前,驻足良久,思绪万千。忘却了参观时间,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才缓缓离开,在场的人都十分感动,都赞许不已。展览结束后,深圳一位老板要高价买走,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允许,最后由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
作为 “青波访谈”作者的我与著名军旅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大海研究会会长周智慧在其工作室采访时合影。
必须承认,在绘画艺术领域,周智慧可谓是一个多面手,他除了善画国画、油画外,还善壁画、版画、宣传画、雕塑、装潢设计。大型展示会总体设计也是他的强项,他1991年创作的一幅50×3米的大型镶金丝银的壁画,被郑州一家大宾馆高价购走;他曾参加十一届亚运会的总体设计,全国第七届运动场馆的美化设计,七运会的宣传画总体创意,并主创其中两幅;他曾为我国首次南极考察设计纪念章,为全国第二届英模代表大会设计金质奖章,为全国双拥代表大会设计大型荣誉纪念册章,为第一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主馆总体设计,第一届国际科技成果展总体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单幅大型宣传画《青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了《拼搏、向着二十一世纪》大幅宣传画,他曾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十六计古今谈》美术总设计,出版画集有《墨韵》《碧海朝阳》《中国画技法人物·山水·花鸟》近150万字。在北京、上海、青岛、长沙、广州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特别是1993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影响较大。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北京电视台、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全国十几家新闻单位都作了报道,新华社还向全国发了通稿,展览受到一致好评,中国美术馆收藏两幅,美术馆画廊收藏4幅作品。
中得心源苦探求
周智慧的大海画境界壮阔,气势雄浑,使人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海的伟大和神秘,海的深奥和奇妙。
周智慧在艺术事业上把名利、荣誉看得很淡薄,对他来说,只有在艺术上的永无止境的追求,而无荣誉、地位上的享受。20多年来,他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向古今画家学习,向西方大师学习,注重“外师造化”,力求“中得心源”,化古法为我法,学各家为我家,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钻研,终于形成他意境深邃、画从诗出、诗从画入、构图新奇、造型准确、生动传神、似与不似、笔酣墨畅、着色讲究、层次丰富的艺术风格。
他认为人物画的基本功在造型上,深层次的追求在传神上;而山水则是对于自然的造化、寄托,而追求的则是意境;花鸟画则强调趣味、追求韵味,故此,周智慧不管是自己创作,还是外出讲学,都强调笔墨的关系,强调神形兼备。他认为用笔要有力、要得力、见力,以达苍劲;而用墨则须有深、有浅、有味。总之笔墨要有干湿、浓淡、轻重、缓急、抑仰、虚实、疏密的变化,要笔中见墨,墨中见笔,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墨随笔出,笔从墨生,笔和墨是完全统一的、两者不可偏废。
周智慧在创作技法上不断追求,勇于探索。对意境的追求是周智慧绘画的另一个特点。他创作的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想法,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读者观画也可从中感受到一种深奥的哲理,站在他的画作面前,你总是联想某种东西,所以,他的画有的给人一种深沉的回味的感受,有的画给人一种气象高华、境界开阔的感觉。总的来说,他的画是三位一体,即:构图、笔墨、意境,三者互相依托,互相衬映,达到画的至高境界。
既尊重传统又不为其所囿,在继承中创新,在技法上力求创新是周智慧的另一个特点。十分注意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持异念,不怀偏见,把各种绘画之技法,融为一体,如国画的意境、油画的色彩、版画的纹理、水彩的韵味、水粉的明快、壁画的气势、雕塑的体积、铜版画的细致、电脑画的新奇、装饰画的对称,以及现代绘画的特技处理,他都一一作了研究探秘,力求形成一个新的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意识,既有中画,又有西画的特点,这样一个新风格。同时,他还注意诗、书、画、印多方面的修养,他既注意吸收诗词的韵律、书法的用笔、绘画的境界、篆刻的布局,又注意小说的系统性、戏剧的起伏性、电影的虚实性、摄影的写真性、舞蹈的旋律、民乐的清新、交响乐的雄浑。总之,周智慧的画作,可以说是一种多媒体,是各门艺术的总成。比如说他的书法,既有二王的妩媚,又有颜字的酣厚、柳字的劲削、欧字的稳健、赵字的灵活,给人的感觉是广学博取、才华横溢,他真草隶篆样样皆通。在艺术上,他认为路子要宽、撒网要大、收网要紧。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把重点放在中国的山水和大海画上,在山水画范畴,他又重点选择了黄山。他笔下的黄山,可谓别具一格,他利用中国的传统笔墨色勒山川轮廓,利用油画的色彩把黄山画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机。他画的黄山,一则是云的画法,特别独特,在当今画坛独具一格:云随山动、山随云转、辽阔江山、万里祥云,一种神秘、轻渺、阔动、生机的云彩景象:一泻千里、极目远望、渺渺茫茫,反映出自然的一种至高境界。二则是对黄山的色彩描绘,他敢于用色,敢于用冷暖对比的手法,可谓艺高胆大,饱人眼福,最主要的是,他的色彩运用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人感到亲切、贴切、栩栩如生、生生相印,用一句话来说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超乎象外、得其环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待续)。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73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