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振宇
贾平凹文学馆到艺术馆,由个人到大众,由文学到艺术,有一个艰难困苦的发展过程。这里面有贾平凹先生的影响力,也有木南馆长的精心努力,内容形式丰富多彩,使贾馆影响力不断扩大,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从我为贾平凹文学馆设计馆徽说起。2020年,贾平凹文学馆馆长木南先生发来征稿,我在看龙凤胎外孙的闲暇时间,不断构思,最终形成了平凹二字重叠,凹字是三秦大地中华大地,平字是一棵蓬蓬勃勃如伞如盖生机盎然的不老松,既从实际出发,又有环保理念,还有深刻的寓意,也有着深厚的情谊和良好的祝愿。
我和贾平凹先生都是五十年代生人,而对贾平凹先生的崇拜的程度,可以说是高山仰止。他的每一篇散文,我都拜读,他的每一部书,我都买,可以说是钢丝。特别佩服他的散文,写的潇洒自如,构思和语言丰富,我认为是他的文学高度。写家乡《商州录》,写陕北的《走三边》,写《定西笔记》,爱看足球,世界杯,欧洲杯,场场不落,场场有手写体见绪报端,连那些足球谜也成了贾平凹谜文学谜。“贾老师看球,是真球谜,写的观后感,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别人说不出的话,如同佛手挠痒痒,一下子挠到像上了,舒服,禅活”。我认为,《废都》可以传世。文学是时代的先行者,文学是预言家,文学是社会现象的报警器,文学是历史的记录者,文学是时代的把脉者,文学是中医针灸推拿和汤汤水水的辩证施治寻根溯源的一济中药。从社会现象的发展看,从禁止到重新发行,没有禁止社会现象的漫延,无法禁止事实的真像。道人之未见,道人人之视而不见,道人人不敢言而言之,才是真的猛士。
崇拜,机缘,2002年因工作去了商洛,这是商鞅的封地,是四皓的隐居处,这是贾平凹先生出生地。经朋友的引见,我在贾先生的工作室见到其人,心中的真神。个子没我高,身体没我胖,脸长,眼角下有颗痣,也许是“脸上的痣,天上的星”预示吧。朴实,厚道,平缓,泡茶,让烟。只有仰慕,只有佩服,不敢轻浮,更不敢多说话,谦虚谨慎,只怕露了粗俗。人说贾先生抠门,而他给我写了四尺整张“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裱好后挂在书房,脑海里每每浮现他伏案挥毫时的不激不励,沉稳大气的模样。
我父亲退休后,跑来跑去,日夜辛劳,为老家写族谱,工程浩大,历时四五年时间,为了提高知名度,想请名家题字,我不好意思说,更怕剥了面子,最后通朋友一起请他夫人郭梅来说,贾平凹先生不仅题了族谱名子,还分文不取。我请原《陕西日报》副总编任中南先生写了序,还经朋友帮忙,请原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钟明善,陕西省书协副主席路毓贤题了字,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化到艺术,使族谱有了高度深度,提高了知名度,老爷子看了非常高兴,非常满意,千安万顿,要我一定要谢谢各位大家。
二00八年,在朋友的鼓动下,贾平凹先生还为我题写了《侯震宇书法作品》,并照相留念。
由于对贾平凹先生的崇拜,朋友引见了贾平凹文学馆馆长木南先生,相谈甚欢。木南先生也是商洛人,南人北相,高大厚实,说话老陕腔不改。当过兵,任过村支书,干过公务员,经过商,办过文化公司。他更是贾平凹谜,收集了很多介绍贾平凹的报纸杂志,收集了不同版本贾平凹盗版书,使贾馆有了历史感,有了丰富多彩。他是贾平凹先生御用摄影师,他还为贾平凹编导微电影,最近的《黄河晋陕大峡谷文学纪录》,反响强烈。为贾平凹先生的老师费秉勋书法文学作品策展,为评论家李星先生策展,为电影表演艺术家许还山先生电影艺术人生策展,展览很多,这是几个影响力比较大比较广泛的展览。使贾平凹文学馆丰富多彩,享誉中外。
这样以来,贾平凹文学馆个人馆变成了大众馆,贾平凹文学馆变成了艺术馆。这有贾平凹先生的影响力,更有木南馆长的精心策,忘我努力。
木南馆长也得到了贾平凹先生书法熏陶。草书大字榜书,气势如虹,大气磅礴,有汉唐雄风,有魏晋飘逸,坚持下去,终将留名于世。
贾平凹先生为木南馆长还写了《木南这个人》,是肯定是褒奖更是鼓励。
我回西安,同木南馆长一起去看望贾平凹先生,我邀请他们吃个饭,表达表达谢意,而更重要的是能多在一起说说话,学习学习,贾先生说可以,不到大饭店,咱就在对面羊肉泡馍馆吃碗羊肉泡馍就行了。吃的大汗淋漓,木南先生还不失时机为我们照相,热气蒸腾,有点神密,有点飘飘欲仙,更有情味。
现在,贾平凹先生木南先生在西安,我在北京,虽然不能见面,然而心向往之,多次给木南馆长说,和贾平凹先生来北京说一声,请他们吃烤鸭。而他们忙忙碌碌,终未能如愿。
现在回到我为贾平凹文学馆设计的标识,凹字是凹凸不平,是厚重的黄土地,是广袤的中华大地,平字如不老松,是祝福祝愿,也是事实,贾平凹馆的影响力更深刻更广泛,诺奖只是迟早的事情,有贾平凹先生的勤奋,有木南馆长鼓与呼,几十年的前呼后应,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能实现”!
成就别人的人,就是成就自己,大乘小乘,度己度人,佛度有缘的人,佛度有梦的人,有缘有梦,事事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