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初入大学殿堂的学子
文应龙
正逢高校纳新日,又是雏凤出巢时。一批闭关修炼了12年的莘莘学子,终于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想过吗?你朝思暮想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模样?你心心相念的大学校园还会不会有人追讨作业?你充满期待的大学老师是否如高中班主任般形影不离?当你突然置身一个可以放飞自我的世界,你能把持吗?未了的学业、未来的职场、未明的前途、未知的人生,都与你在大学里的表现息息相关,你当如何准备?
我想告诉你,大学与高中大不相同。这里没有竞争氛围,60分与80分没有本质区别,谁也不会在意你的表现;这里没有外在压力,学与不学全靠自觉与自律,能不能毕业你自己掂量;这里没有清规戒律,精神和行为都拥有极大的自由,放纵还是收敛自己看着办。有人说,高中是一杯苦涩的美酒,三年的酝酿过程有些煎熬,结果却回味无穷。也有人说,大学更像一场舒适自在的旅行,沿途的风景很美,但抵过终点后可能只剩下“我来过”。
你当清醒,大学校园不是伊甸园,而是农庄。你若耕耘,便是瓜果飘香;你若慵懒,将会一片荒芜。大学是一把梯子,把勤学者带进知识的殿堂,让思考者走进认知的高地,助攀登者登临人生的高峰。大学也是一把筛子,用游戏筛掉不思进取者,用爱恋筛掉空心病患者,用失业筛掉眼高手低者。
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对你十年寒窗的告慰与奖赏,是对你高中学段学习态度与能力的阶段性总结。你不能有功德圆满的骄傲,而要重整旗鼓点燃再出发的热情;你不能有马放南山的松懈,而要在更高远处坚持不懈,匍匐前行。
你要明白,大学不是高中的终点,而是人生新的起点;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知识与能力的升级进化;大学生活不是高中生活的重复与延续,而是走向社会、投身山海的前奏。你当走出题海奔赴星辰大海,翻过书山拥抱绿水青山,你要从课室预设的小世界,走向充满挑战的未知大世界。
你还要明白,高中阶段决定你走势的是你熬过的夜,读过的书,做过的题,考过的分。而社会的成功,取决于你做过的事,走过的路,踩过的坑,吃过的苦,见过的人,悟过的道。
你更要明白,智商决定成绩,逆商决定成长,情商决定成功,德商决定成就。好大学不如真才实学,高学历不如硬实力,亮眼文凭不如深厚文化。
我想提醒你,高考已经结束,一切皆成过往。考上名校的,你当珍惜,人中龙凤的荣耀不是谁都可以加身,只有把自己领先的身段保持下去,才能将优势化为胜势。你若躺着,曾经的追赶者,定会把你拉下马来,再耀眼的光环也会暗淡。输在大学起跑线上者,也不必气馁,只要你足够努力,不息追赶,低位攀爬者的上升空间比谁都大。你若奋进,社会的赛道会为你预留赶超的机会。
人生有太多的不可预知,社会的竞争也远比学校更复杂、更多元、更残酷。高考的赢家未必是事业的强者,赢高考而输未来者处处可见。学习的落伍者并不意味着输掉人生,在另一条跑道上脱颖而出者比比皆是。
我真诚地劝慰你,步入大学的校门后,你要继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的年华,而知识是最厚重的精神底色。你终会发现,你的知识功底会增加你步入职场的信心,走向社会的底气,会成为你奠基人生幸福的基石。如果你有追求,最好从大一开始为考研做些准备,当下的职场,大学生如过江之鲫,研究生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但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选择。如果你还有余力和激情,不妨多考几个证书,待你走向社会后,你的人生之路一定更宽敞。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要特别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你自我成长、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你顺利毕业、迈入更高层次的阶梯;情绪管理能力,这是你内心笃定、人格健全的保证;人际沟通能力,这是你与人合作、被人接纳的前提;时间把控能力,这是你主动发展、驾驭自我的重要软实力。只要你储备了足够的能力,你将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温柔。
学习之余,你要多参加校内外举办的活动,不是为了丰富生活,而是为了帮助你找到真正热爱的事物。你要主动予人帮助、向人学习,你的热情与谦逊会让你更有气质与涵养,你会成为更多人的朋友。你还要敢于在不同领域尝试,大学的试错成本比踏入社会后要低得多,等你毕业以后,你会发现,精力和时间大都被工作占据,你的很多美好愿景都会被现实消磨。
读大学从来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你当积极思考与探索人生之路,不断磨砺与积蓄向上之力。在未来的路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职业选择不要太功利,凡是时代、社会和国家需要的,都值得你投资;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结果将是两手空空。不要把追求高薪当作首要目标,一个不能创造价值的人,永远不可能有价值。也不要把迷恋高位当作梦想,一个不能脚踏实地的人,没有资格仰望星空。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的世界不能只有自我,还要有苍生与家国;你的眼界不能只有当下,还要有未来与世界。你当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肩上有责。
家庭有你,幸福在望;世间有你,无比温暖;国家有你,前景灿烂。

作者介绍 文应龙,湖南醴陵人,现住广东东莞市。民革党员,政治名师,知名校长。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良知担当,愿传递人性温暖、人生智慧和社会正能的基层教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