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诗社微刊
第116期
广西诗人陈登岳步韵王维山水诗八首
王维,唐朝诗人、画家。多咏山水田园,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他的山水诗意境高远,空谷绝尘。读来,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今日选取的八首诗,皆是王维山水诗的精华之作,亦可算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巅峰之作。
步韵《竹里馆》
林篁天际遮,闲坐自吟啸。
野径无人至,横琴秋月照。
01《竹里馆》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是写山林幽居情趣。月夜幽林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安闲自得,尘虑皆空。简朴的语句,传达出诗人淡泊的心境,读后只余“清幽绝俗”之感。
步韵《鸟鸣涧》
碧涧出葱茏,悠然万事空。
春梢多鸟啭,月映梦魂中。
02《鸟鸣涧》
唐 •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是一幅动态的空山月夜图。寂静山谷,花无声飘落,月惊山鸟,鸟鸣春涧。这静谧空灵的山水世界,花醉鸟醉人也醉。
步韵《鹿柴》
林翠白云浮,时闻樵斧响。
荒山沿涧入,路断悬崖上。
03《鹿柴》
唐 •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以“但闻”转折,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步韵《山中》
叶浮溪水静,日暮鸟来稀。
步石苔侵履,枫林露滴衣。
04《山中》
唐 •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白石磷磷的小溪、稀落的红叶和欲沾湿人衣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是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感。枯寂单调的冬,在诗人笔下,变得色泽斑斓鲜明,意境空蒙,如梦如幻。
步韵《书事》
闲庭桃萼动,多被柳催开。
借问云中月,谪仙来不来。
05《书事》
唐 •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诗的前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后两句则变平淡为活泼,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神韵天成,意趣横生。
步韵《辛夷坞》
灼灼木兰花,春风着紫萼。
山僧自念经,花蕾几开落。
06《辛夷坞》
唐 •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很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最平常的花开花落在他的笔下,显得孤寂又悠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也许这就是诗人的禅意之境吧!不为外物拘泥,活出自我。
步韵《山居秋暝》
山屋一楼雨,沧溟万里秋。
薄衣沾叶满,芒履逐溪流。
风滴千林露,波摇九曲舟。
故人邀不至,约请白云留。
07《山居秋暝》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时乃山水名篇,属乐秋之佳作。苏轼曾称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首诗就是最好的证明。“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晚归浣女”“泛舟渔人”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居秋暝图》。
步韵《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偶过辋川宅,悠然碧汉陲。
依稀人已远,隐约梦而知。
松竹读书处,溪山听雨时。
遥酬幽飨宴,还等菊花期。
08《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唐 •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主要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徜徉山水间的诗人,独行、独游、独坐、独享、独悟,一切孤独之美与孤独之乐,尽在水穷处,尽在云起时。